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1篇
  免费   2836篇
  国内免费   4213篇
测绘学   1285篇
大气科学   4333篇
地球物理   2503篇
地质学   9106篇
海洋学   2621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1105篇
自然地理   2886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29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1116篇
  2013年   846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833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651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658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607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513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486篇
  1991年   401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292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1.
9月航次,在船上对35个样品进行了pH、Eh、Fe^3 /Fe^2 等项目的现场测定。在室内对6月和9月航次的样品进行了CaCO3、CaO、MgO、Fe2O3、MnO、P2O5、有机碳等项目的测定。分析方法均按海洋调查规范第四分册《海洋地质调查》(1975)进行。  相似文献   
112.
全新世苏北沿海岸线冲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申 《黄渤海海洋》2002,20(2):37-46
探讨了10kaB.P.以来苏北海岸线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全新世本区曾遭受海侵,6kaB.P.前,苏北海岸线位于西冈一线,6kaB.P.至唐宋时期,海岸线变动较小,古砂堤成组出现,东冈代表了这个时期的海岸线,1128-1855年,黄河夺淮,海岸线东迁迅速,古砂堤不够发育。  相似文献   
113.
使用水块混合层模式模拟上层海洋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块体混合模式对一个固定海洋观测站所测的上层海洋之物理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发出了难以重复观测到的许多物理特征。文章提出了水块混合层模式,着重模拟了扩展湾流体系中的一个水块,在它被海流从佛罗里达海峡带到挪威海的过程中,其物理特性(其中包括温度、盐度、混合层深度和夹卷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所观测的物理特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4.
长江口南槽水化学特性与悬沙粘土矿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允菊  张志忠 《海洋通报》1995,14(3):106-113
对长江口南槽水沙样品作了系统的理化分析。水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槽水质类型属碱金属和重碳酸盐型,而盐度因素在影响南槽水质化学成分中起主导作用,水质化学成即受河水又受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上海海平而变化规律及其长期预测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12 ̄1993年吴淞验潮站年平均潮位资料,采用多变量逐步回归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以吴淞为代表的上海绝对海平面长期趋势的周期变化规律,并依此规律建立用作绝对海平面长期预报的叠加模型,由此预测2010年和2030的上海色对海平面相对于1990年的上升值为5cm,11cm,结合已分布的未来上海地区地面和速率预测值,给出上述时段上海相对平面上升预测值分别为17cm,30cm。  相似文献   
118.
张立仁 《海洋与湖沼》1989,20(4):375-380
粘土矿物成分组合及其X射线衍射谱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洱海这一断陷湖泊的不同地貌部位和沉积相带上,存在不同的粘土矿物。滨岸水下扇三角洲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绿泥石;开阔的深水湖盆和弥苴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远比其它沉积部位要高。这一规律是洱海本身自然条件与粘土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共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提出河流携带入海的沉积物或沿岸剥蚀物中矿物的分布及再组合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为了确定控制鲁南两城河至白马河沉积物样品中矿物分布及再组合的主要因素,作者对该区109个沉积物样品的重矿物资料进行了Q型和R型因子分析。研究指出,在诸多的河流中,白马河和两城河是控制该区沉积物分布的最上要的河流;矿物的化学稳定性是决定该区矿物再组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0.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