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08篇 |
免费 | 3073篇 |
国内免费 | 27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83篇 |
大气科学 | 270篇 |
地球物理 | 334篇 |
地质学 | 14015篇 |
海洋学 | 489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1002篇 |
自然地理 | 5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247篇 |
2023年 | 461篇 |
2022年 | 459篇 |
2021年 | 508篇 |
2020年 | 533篇 |
2019年 | 460篇 |
2018年 | 346篇 |
2017年 | 389篇 |
2016年 | 451篇 |
2015年 | 489篇 |
2014年 | 767篇 |
2013年 | 558篇 |
2012年 | 642篇 |
2011年 | 733篇 |
2010年 | 560篇 |
2009年 | 556篇 |
2008年 | 507篇 |
2007年 | 470篇 |
2006年 | 490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398篇 |
2003年 | 364篇 |
2002年 | 374篇 |
2001年 | 443篇 |
2000年 | 442篇 |
1999年 | 526篇 |
1998年 | 651篇 |
1997年 | 650篇 |
1996年 | 625篇 |
1995年 | 599篇 |
1994年 | 512篇 |
1993年 | 535篇 |
1992年 | 658篇 |
1991年 | 721篇 |
1990年 | 419篇 |
1989年 | 375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72年 | 3篇 |
194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确立动物益害的人类原则和指标的基础睬用四级分类方法,进行动物益害分类。描述各种动物的益害属性,益害内容和益害程度。为人类保护利用动物资源,防治有害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在人类所利用的矿产资源和地壳能源中,沉积岩石圈中的数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迫切需要研究生物成矿作用,发展沉积矿床学的理论,指导找矿勘探,把沉积矿床学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4.
滇中钛铁砂矿自1984年发现以来,至今已知其规模大,品位高,可列为云南黑色金属矿产仅次于铁、锰的优势矿种。滇中钛铁砂矿以其毗邻昆明工业区,交通方便,水电条件良好,可选性试验效果甚佳,精矿品质优良,矿体裸露地表,露采可以不占或少占农田,已日益引起国内外矿业界的关注。近年来,一些地方小选厂相继投产,精矿产品供不应求,初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钛精矿深加工试验亦取得良好结果,由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条件是具备的。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我国富碱火成岩呈带状分布,长达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已发现有15条岩带,包括了世界上已发现的绝大部分富碱火成岩类型。在我国与该岩类有关形成了东坪、归来庄、玉龙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大型Au,Cu矿床或矿集区。富碱火成岩对Au,Cu的成矿控制作用主要为两方面,一是矿床直接产于富碱火成岩中,二是富碱火成岩浆活动参与成矿作用。地幔交代富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结构的剧烈变化和区域性构造格架的挤压向伸展、拉张的重大转折以及低硫、高氧逸度和富挥发分等因素控制了富碱火成岩的形成及相关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
报道骑田岭岩体长石~(40)Ar/~(39)Ar定年的结果。~(40)Ar/~(39)Ar方法定年在骑田岭岩体还是首次应用。测定的3个正长石样品~(40)Ar/~(39)Ar坪年龄(Ma)分别为(139.57±2.79)(2KL-17),(140.55±2.81)(99LQ-2),(144.91±2.90)(2KL-31),上述年龄反映了骑田岭岩体主体芙蓉和菜岭超单元岩浆冷却到正长石Ar-Ar封闭的年龄。可以认为这是岩体形成的最小年龄。其中2KL-31样品采自前人划为菜岭超单元的印支期花岗岩。菜岭超单元和芙蓉超单元年龄相近,与两单元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结构的相似性以及正长石斑晶在几乎全岩体中呈NW-SE定向排列的地质事实相吻合。表明芙蓉与菜岭两个超单元岩体是晚侏罗世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对骑田岭岩体和千里山岩体进行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00.
以元古代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含金砾岩型金矿床和元古代燧石条带含铁建造的研究为例阐述了生物成矿作用和超大型沉积矿床成因之间的密切联系。生物作用是地球表层最活跃和强大的地质营力,对沉积岩石圈内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和改造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