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2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725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8篇
  1976年   3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6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6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石英作为碎屑岩储层中的一种难溶组分,普遍认为它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关系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储层中的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溶解现象,并形成以石英直接溶解型孔隙为主的储集空间特征。石英颗粒被溶解的部分在薄片中所占的范围为 2 %~ 7%者常见,高者达 8%以上,在总孔隙中所占的相对含量也多数在10 %~ 35 %之间,早成岩B期是其最主要形成期。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的大量存在为碎屑岩储层中SiO2 胶结物及次生孔隙成因等问题的解释以及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2.
用快中子活化法测定了安徽凤阳和张八岭地区朱顶、毛山和上成3个金矿床第一阶段晚期和第二阶段的含金石英脉,石英的阶段加热40Ar/39Ar坪年龄值域为(116.1±0.6~118.3±0.5)Ma,分别与其最小视年龄和等时线年龄接近.坪年龄、最小视年龄和等时线年龄3种年龄值域为(113.4±0.4~118.3±0.5)Ma,可以作为石英的形成年龄域. 根据含金石英脉和围岩的空间关系,该年龄值域作为石英脉金矿的形成年龄是合理可靠的.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阿普特期,与此时郯庐断裂带略带右行走滑正断层活动一致.  相似文献   
23.
24.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多数人认为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存在沙漠沉积(打儿凼组和夹关组),但仍有人对沙漠沉积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是河流成三角洲沉积。过去关于其沉积环境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并未对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过系统分析。笔者对采自四川盆地白垩系不同层位地层的样品进行了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可以成功地将石英沙区分为风成和水成沉积。因此,本文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25.
河北平山地区早前寒武纪湾子群及相关岩石中夕线石英集合体成因存在长期争论。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将它们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1)球状和团块状夕线石英集合体,其形成与钾长浅粒岩的深熔作用有关。(2)面状夕线石英集合体,与钾长浅粒岩在应力状态下的变质分异作用有关。两者地球化学组成及与相邻浅色体关系受母岩和作用过程双重因素制约。(3)层状夕线石英集合体,为变质沉积成因,地球化学上反映了变质原岩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26.
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晶体微形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分干涉显微镜等手段对小秦岭金矿含金石英脉中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晶体微形貌进行了研究。石英晶体{101^-1}、{011^-1}、{101^-0}单形晶面上不同特征的微形貌对了解石英晶体的生长机理、生长速率、生长环境的变化及成矿溶液的过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提供成矿阶段划分及晶体生长时热力学条件的信息。  相似文献   
27.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交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后的变形为晚期变形,是在超高压岩石折返剥露过程中,主要是在角闪岩相甚至绿片岩相条件下发育的。构造上江苏省北部东海县碱场合柯石英榴辉岩体,分为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的两个构造阶段或世代(D1、D2)。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矿物组合、中小尺度及显微尺度下的组构特征,讨论了两者的几何关系和区域构造意义,强调指出,只有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早期变形组构,才能记录和反映斜向大陆深俯冲及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8.
王璐  金振民等 《地球科学》2003,28(2):143-150
利用拉曼光谱学和费氏台方法对若干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柯石英和榴辉岩中石英出溶体的超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或绿辉石)中柯石英向石英相变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和主晶具有一定的晶体学拓扑关系,即石英出溶体长轴有两个展布方向:平行于绿辉石(100)裂理面和平行于绿辉石(-101)面。目前,部分学者推断榴辉岩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可作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笔者认为,棒状定向石英在绿辉石中出溶的温压条件和出溶机理尚未查明。因此,需加强过量二氧化硅单斜辉石出溶机理的超高压实验研究,从而为证实石英出溶体作为超高压标志提供实验定量约束。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