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9篇 |
免费 | 762篇 |
国内免费 | 12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4篇 |
大气科学 | 314篇 |
地球物理 | 693篇 |
地质学 | 4498篇 |
海洋学 | 390篇 |
天文学 | 141篇 |
综合类 | 182篇 |
自然地理 | 1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39篇 |
2002年 | 603篇 |
2001年 | 595篇 |
2000年 | 425篇 |
1999年 | 315篇 |
1998年 | 379篇 |
1997年 | 357篇 |
1996年 | 404篇 |
1995年 | 417篇 |
1994年 | 433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221篇 |
1991年 | 259篇 |
1990年 | 194篇 |
1989年 | 19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50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1948年 | 7篇 |
1947年 | 2篇 |
1945年 | 5篇 |
1944年 | 9篇 |
1943年 | 8篇 |
1942年 | 8篇 |
1941年 | 2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1990年至1992年期间,本文作者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的60cm镜对LQ And作了UBV测光,取得了317组的观测数据,并结合1983年至1988年共479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期间LQ And有稳定的快光度周期,新确定的光变周期同文献中给出的略有差别,为0.309418天。 相似文献
92.
93.
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矿物共生的P—T—X关系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94.
桩头侧向集中荷载作用下桩—土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侧向动荷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评述之后,一个三维显式有限元模型被用来描述桩-土系统,以分析其在施加于桩头的侧向脉冲式动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其中混凝土桩被考虑为线弹性材料,而桩周土体被模拟为一种可进入破坏状态的弹塑性材料,同时滑移界面单元被用来模拟桩、土间的滑移和分离。计算结果表明,桩-土系统的侧向动力性能由桩头的约束条件和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的系统上部的性能参数所控制 相似文献
95.
桂西北地区三条铷—锶等时线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铷锶等时线法测定地质体年龄是目前普遍应用而准确度较高的方法之一,用该法测得金牙金矿床(JY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06Ma±12,为中三叠世晚期;含金黄铁矿、毒砂矿物包体年龄为276Ma±28,代表成矿物质来源地层的时代,和桂西基性岩时代相同。用铷锶等时线法测得桂西北地区辉绿岩时代为263.1Ma,和峨眉山玄武岩相当,属海西晚期。因此,有根据认为,金牙金矿床的硫砷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晚二叠世基性岩和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 相似文献
96.
广西隆安县都结乡发育的微生物岩产于下石炭统都安组中—上部地层,分布广、厚度大,是中国南方早石炭世报道较少的碳酸盐岩建造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该微生物岩以颗粒灰岩和粘结岩为主,生物含量丰富,包括微生物、有孔虫、棘皮类、钙球、腕足等。通过岩相分析,可识别出以下8种微相类型:MF1含亮晶胶结物的泥晶包壳生屑灰岩、MF2含腕足似球粒灰岩、MF3无纹层似球粒颗粒灰岩、MF4集合颗粒灰岩、MF5细密纹层状粘结岩、MF6内碎屑鲕粒灰岩、MF7鲕粒灰岩、MF8白云质鲕粒灰岩。伴随海平面升降变化,都结微生物岩沉积环境先后经历了FZ1台地边缘浅滩相、FZ2开阔台地相与FZ3局限台地相这三种沉积相带之间往复变化的沉积相模式。结合前人基础地质资料,该沉积相模式表明该微生物岩发育于低纬度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浅水环境,并经历了初期、主体时期和消亡期3个发育阶段,海平面虽伴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微生物岩发育于晚古生代冰期与谢尔普霍夫生物灭绝事件前夕,该时期南盘江盆地微生物岩的富集与后生动物礁的缺失相耦合,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微生物岩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冰川作用对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