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54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745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50年   8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12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7篇
  1945年   9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9篇
  1942年   9篇
  1941年   8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0 毫秒
41.
傅学海  马筱英 《江苏地质》1997,21(2):120-123
简要地归纳了江苏省煤层气的成矿地质环境,分析了成煤区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及围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地区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42.
华北地台北缘拴马桩煤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泓 《地层学杂志》1997,21(1):20-21,T001
狼山—色尔腾山和大青山的拴马桩煤系曾被认为是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上的晚古生代纯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新的研究证明,上述两地的拴马桩煤系的时代并不完全等同,也不是纯陆相地层,更不是同一盆地的含煤沉积  相似文献   
43.
与轴相连的苏铁大孢子叶第一次发现太原东册的下二叠系地层中,它出现如此之早,表明这种球果状的结构可能是所有苏铁类雌性生殖器官的祖先形式,苏铁也可能通过古地中海洋流从华北迁移到欧洲。  相似文献   
44.
湖南二叠纪含煤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正奇  汪涛 《湖南地质》1997,16(1):20-23
对湖南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研究以后认为,梁山段煤层主要形成于障壁海中的障壁岛环境,而辰溪段煤层形成于潮上泥坪和海湾环境,分布于湘中南区的龙潭组,其上、下段间由不整合面分开,分属不同时代形成,下段属早二叠世晚期,上段属晚二叠世早期,煤层形成于近海湖泊和三角洲环境。  相似文献   
45.
东昆仑山脉西段二叠纪生物礁由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三个层位组成,早二叠世的礁和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填补了我国二叠纪礁的空白。早二叠世礁的时代相当于阿赛尔-萨克马尔-阿丁斯克期,主要表现为海绵礁、苔藓虫礁和Shamovella(Tubiphytes)-古石孔藻礁。但缺失由Palaeoaplysina组成的礁。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表现为海绵-苔藓虫礁、Shamovella-苔藓虫礁和叶状藻礁。中二叠世茅口期的礁与栖霞期的礁类型基本一致。阿尔格山礁是塔吉克斯坦-喀拉昆仑地体的一个部分,该地体位于南纬30°以北的东特提斯海内。此处的二叠纪礁由各种生物组成,包括珊瑚海绵、苔藓虫、Shamovella.古石孔藻、棘皮类、有孔虫、叶状藻、粗枝藻以及腹足类等,推测该礁形成于温暖和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暖水内,而非冷水礁。  相似文献   
46.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追索的基础上,详细厘定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火山岩的分布特点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有11个层位含规模不等的火山岩,它们以透镜体、薄夹层或以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等形式产出于不同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侏罗纪和白垩纪,具有由西向东、从南→北→南→北的迁移规律。这些火山活动的发现和厘定,对填补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火山岩研究的空白,了解陆下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新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7.
This paper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gas of Kekeya 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This study shows that Permian mudstone is the main source rock of oil and gas. Based on the carbon isotopes of C1--C4, the carbon isotope of gas in Kekeya field is a little heavier than that in the typical marine-derived g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isotopes of methane and ethane is coincident with Faber equation of gas derived from organic matter Ⅰ/Ⅱ. The majority of gas maturity is estimated, based on the formula, at 1.8%-2.2% besides K2 and K18 wells. In addition, the gas derived from 0.9%-1.2% Ro source rocks may also bemixture. ^40Ar/^36Ar and ^3He/^4He ratios from the gas samples also support the mixing process. Moreover, the gas in this region is mainly generated from more mature source rocks although the low mature gas exists.  相似文献   
48.
INTRODUCTIONThe Shaiwa Section is located in the town ofSidazhai, Ziyu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south western China ( Fig. 1 ). This area belongs to theNanpanjiang basi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A greatdeal of work purely on the subdivision of the strata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region (Guizhou Bureau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1987). However,studies on recoveries of the paleoenvironments of thisarea are rarely reported. Due to rifting and su…  相似文献   
49.
福建宁化上石炭统筵类生物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4带3亚带:1)Pseudoendothyra ninghuaensis带,2)Fusulina—Fusulinella带,其中包括Fusulinella helenae—Pseudostaffella paxadoxa亚带、Beedeina mayiensis亚带和Fusulina quasicylindrica亚带,3)Protriticites obsoletus带和4)Montiparus montiparus—Quasifusulina fusiformis带。该区生物地层可与我国华南、华北和西北沉积区以及俄罗斯地台同期地层进行对比,其年代地层归属于上石炭统达拉阶至逍遥阶下部,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亚系)的莫斯科阶和卡西莫夫阶。  相似文献   
50.
广西隆安县都结乡发育的微生物岩产于下石炭统都安组中—上部地层,分布广、厚度大,是中国南方早石炭世报道较少的碳酸盐岩建造类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该微生物岩以颗粒灰岩和粘结岩为主,生物含量丰富,包括微生物、有孔虫、棘皮类、钙球、腕足等。通过岩相分析,可识别出以下8种微相类型:MF1含亮晶胶结物的泥晶包壳生屑灰岩、MF2含腕足似球粒灰岩、MF3无纹层似球粒颗粒灰岩、MF4集合颗粒灰岩、MF5细密纹层状粘结岩、MF6内碎屑鲕粒灰岩、MF7鲕粒灰岩、MF8白云质鲕粒灰岩。伴随海平面升降变化,都结微生物岩沉积环境先后经历了FZ1台地边缘浅滩相、FZ2开阔台地相与FZ3局限台地相这三种沉积相带之间往复变化的沉积相模式。结合前人基础地质资料,该沉积相模式表明该微生物岩发育于低纬度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浅水环境,并经历了初期、主体时期和消亡期3个发育阶段,海平面虽伴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微生物岩发育于晚古生代冰期与谢尔普霍夫生物灭绝事件前夕,该时期南盘江盆地微生物岩的富集与后生动物礁的缺失相耦合,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微生物岩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冰川作用对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