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4篇
  1950年   10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22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6篇
  1945年   14篇
  1944年   11篇
  1943年   14篇
  1942年   9篇
  1941年   14篇
  1940年   7篇
  1939年   8篇
  1927年   2篇
  1925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东川铜区地质,历经中外学者调查,先後刊有报告,据笔者所知:最早有法人戴普拉氏,其所着图说於一九一二年出版。民初丁文江博士两度来滇,其在东川调查结果,於民国四年在远东时报发表,文曰‘云南东川铜矿’,在独立评论第八十五期发表‘东川铜矿之历史’,所著‘改良东川矿政意见书’,则迄未刊布。民国二年有云南工专教习日人山口义胜(现任  相似文献   
112.
113.
贝克 《地质论评》1939,4(Z1):241-258
绪论一九三八年二月作者至自流井调查,得遇該地鹽务管理局副局長W.G.Harmon先生,示余曰:「鹽商顔心畬君獲有該地一新鑽井岩層標本,可供參考」。繼該項標本蒙顔君慨然應允供余研究,使余得見該區寶貴之完叠地層,實屬幸事。  相似文献   
114.
熊永先 《地质论评》1939,4(Z1):203-212
引言黔東爲貴州高原之一部,交道不便,地瘠民稀。其地地質礦產,一部已爲Richthofen,Tegengren,丁文江,黄汲清,樂  相似文献   
115.
116.
关士聪 《地质论评》1948,13(Z1):67-76
(一)绪言天山是横贯中亚的一支大山脉,现在所讨论的天山地区,仅限于在中国境内的,它所包括的范围,应当在北纬三十九度到四十五度半及东经七十四度到九十四度之间,在这个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7.
李树勋 《地质论评》1948,13(Z1):151-152
民国三十二年秋作者在甘肃武威南调查地质时,于其南七十余里之茂藏寺附近,发现一变质花岗岩体,走向大致东西,向南倾斜,其上覆有南山系上部岩层,韦宪期之臭牛沟系亦时常与其直接接触,均呈角度不整合,因系初次发现,且具重大意义,愿将所见剖见自古而新列左,并加申述,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18.
顾知微 《地质论评》1946,11(Z1):75-84
一问题的引起卅三年冬,曾鼎乾先生与笔者到川西犍为乐山一带调查,需要测制一份五千分之一的隧道地质图。因此在制图之前,我们曾将大渡河马边河间的三纪地层,仔细按着岩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9.
120.
梁天意  刘敬党  李猛猛  王刚  朱玺  张海龙 《地质论评》2021,67(2):67030012-67030012
林西组是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重要的沉积地层,其研究程度也直接影响古亚洲洋闭合、两大板块拼接、沉积环境转变等重大地质问题。本次研究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中段,根据实际调查,首次在扎赉特旗巴彦乌兰地区晚二叠系林西组发现了海相的核形石灰岩。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并根据元素比值等确定该核形石灰岩产生于碳酸盐台地边缘温暖、动荡的浅滩环境,具有明显的海相特征,并在林西组中—下部发现了具有明显陆相沉积特征的双壳类Palaeanodonta sp—Palaeomutela sp组合。说明该地区在晚二叠世早期存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变,林西组逐渐向陆地河湖相沉积环境转变。这一发现不仅完善了兴蒙地区林西组地层的结构,也为以后研究兴蒙海槽在晚古生代—中生代的过渡时期的沉积演化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