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882篇
大气科学   305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593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历时一天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上午各单位交流了工作经验,刚才,孙纲厅长代表厅党组做了一个十分重要讲话,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的议程已经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总结会、任务部署会,也是一次形势分析会,更是一次思想统一会。虽然会议形式从简,但是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实效性强。特别是孙纲厅长的讲话,思想深刻,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对于我们完成下步工作,确保全年任务的落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对于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基于8根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考虑轴压比、箍筋间距、配箍率等因素,提出骨架曲线特征点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加载历程对芯柱性能退化的影响,根据试验拟合结果引入刚度退化模型,以反映各试件滞回曲线卸载刚度退化规律,给出恢复力模型滞回规则,并将滞回曲线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骨架曲线...  相似文献   
993.
为推进国民经济和城市大数据建设,城市政府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采用地图基准不同、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数据难以融合、共享.通过对常熟市委办局各类多源矢量数据整合更新技术流程的研究,实现了统一的城市多源矢量电子地图更新,为常熟市地理信息规范化共享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4.
秸秆焚烧导致湖北中东部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气象要素、火点信息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4年6月12~13日湖北省中东部地区一次重度霾天气的成因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导致此次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北部大面积秸秆焚烧所形成污染气团受偏东北气流输送的影响,12日在湖北中东部形成了两条"带状"的能见度低值区,最低能见度仅为2.1 km。秸秆焚烧污染物输送气流由北向南影响湖北,主要作用于孝感—武汉—咸宁一带,3个地区细颗粒物(PM2.5)峰值浓度均超过了600μg/m3,且武汉和孝感的PM2.5与PM10质量浓度比值在12日增加到0.76和0.77,并出现了0.96和0.93的最大值,随着污染气团的传输,其中PM2.5所占比例会出现明显下降。SO2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不显著,NO2质量浓度在污染物质量浓度达到峰值前1~3 h达到峰值,而CO是秸秆焚烧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其质量浓度变化与PM2.5和PM10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67。风矢量和分析表明:6月12日湖北省中东部存在明显的东北来向气流输送,污染物的输送是该时段霾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而6月13日湖北省东北边界处的输送气流已经明显减弱消失,东南部风矢量和异常偏小导致的污染物堆积是该地区污染持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李英  段旭  潘里娜 《气象》1999,25(8):2
应用Q矢量理论,对1995年2月一次与云南寒潮天气过程有关的昆明准静止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850 hPa上,云南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非地转风辐合场,从而引起昆明准静止锋锋生;当700 hPa上Q矢量锋生函数值增大,说明锋后冷空气加强,昆明准静止锋容易南下;低层Q矢量辐合带与昆明准静止锋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汪潮  臧增亮  潘晓滨  张兵 《湖北气象》2009,28(4):295-30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8年1月28-29日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计算了非地转湿Q矢量流场、非地转湿Q矢量水平和垂直分布以及非地转湿Q矢量锋生函数.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是强降雪发生的有利区域,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负值区和非地转湿Q矢量锋生函数正值区能较好地预报出未来6 h降水落区,且其中心数值大小与未来6 h降水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7.
垂直螺旋度Hp由垂直速度和垂直涡度构成,反映涡度的垂直平流。通过尝试将Q矢量引入垂直螺旋度进行研究,即基于Q矢量散度和垂直涡度构造出一种新型垂直螺旋度HQ。HQ为Hp的拓展形式,二者差别主要在于计算HQ时无需求解垂直速度。同时,结合一次典型的江淮梅雨锋气旋暴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Q对降水落区及降水强度水平分布的不均匀性均具有较好的反映能力,且揭示出暴雨上空垂直涡度平流呈倾斜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垂直涡度而言,HQ三维空间分布特征与辐合的Q矢量散度有更多的相似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HQ与Q矢量散度联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98.
结合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登陆福建省引发的强降水过程,通过考虑对流凝结潜热加热,探讨了对非均匀饱和大气中非地转湿Q矢量(Qum)的改进。结果表明:(1)2009年8月9日08:00(北京时,下同)~10日08:00台风"莫拉克"给浙江大部分地区和福建中北部地区带来了一次暴雨过程,WRF模式较成功地模拟出了此次强降水过程。(2)850hPa Qum矢量散度场对同期降水落区具有一定指示意义,散度辐合强度变化与降水强度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3)此次暴雨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对流凝结潜热释放,最大潜热中心主要位于600hPa。(4)考虑对流凝结潜热加热作用得到改进的Qum矢量,600hPa改进后的Qum矢量散度辐合区对同期降水落区的指示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诊断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9.
以周晓平研制的有限区域细网格数值模式为基础,编制成一个套网格模式,并对1991年7月2 ̄3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加强,输送了大量暖湿空气并激发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该区暴雨的主要原因;在该过程中,热成风平衡遭到破坏,其非热成风平衡部分伴随相应的二级环流,也有利于垂直运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00.
湿位涡和Q矢量与西北东部暴雨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湿位涡理论和Q 矢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位于发生在副高边缘青藏高原东侧复杂地形条件下一次暴雨过程。通过对湿位涡、Q 矢量散度、涡度和锋生函数等物理量分布特征的诊断,发现造成西北东部暴雨的内在机制, 是一次大环流形势调整后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与新疆东移冷空气在其边缘交绥抬升时切变辐合带强烈发展,从而激发前期堆积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并提出了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中应用湿位涡及Q 矢量场作暴雨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