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真空预压及堆载预压处理涵洞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涵洞软基的测试结果为例,对用该方法处理软基的沉降与纯堆载预压处理的效果对比、处理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比、涵基的变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2.
负压条件下考虑土体损伤和流变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在负压条件下软基加固的各种理论计算,并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土体的流变和施工扰动引起的损伤。计算结果与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现场观测的结果比较接近,说明计算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3.
对杭金衢高速公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资料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真空预压能使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速率,同时产生向内的水平位移,从而使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比超载预压具有更强的抗失稳能力,侧向位移量和位移速率与荷载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真空预压的加固深度主要是竖向排水体范围内,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则可根据堆载的附加应力比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4.
针对T形槽轨平顺度的测量、分析与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T形槽轨建设中难以对其平顺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问题采用自由测站测量技术在管内构建高精度三维控制网.解决了因管内环境条件限制而难以建立测量基准的问题;基于此控制网,釆用自由设站测呈与极坐标测址法相结合的技术测得槽轨上各测点的三维坐标,为槽轨平顺度的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对槽轨平顺度质量进行判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悄况量化为4项统计指标.结果表明选用的4项指标能够定量和全面地反映槽轨平顺度质量;为提高槽轨平顺度,提出了基于槽轨上各测点的偏差计算调整量和据此对槽轨进行精调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槽轨平顺度。  相似文献   
115.
介绍真空断路器克服”操作过电压”的措施与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6.
桶形基础模型负压沉贯的土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桶形基础模型的结构,现场原土配置的模型基土以及桶形基础模型在模型基土中的负压沉贯试验,试验中所获得的土工技术经验对海上平台桶形基础的设计和现场安装就位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7.
使用层次分析法,对青岛港港池浚深挖泥吹填形成的液体化工码头的软基处理方法进行优选。结合土质特点等因素,分区进行不同工艺的分析,建议真空预压法和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两种方法的地基处理资料对比表明,真空预压法为首选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8.
王东星  唐弈锴  伍林峰 《岩土力学》2020,41(12):3929-3938
为实现疏浚淤泥高效快速脱水减容,选取化学絮凝和真空预压相结合的脱水技术,利用自制真空预压抽滤装置对5种类型絮凝剂调理淤泥进行系列室内脱水试验,通过上清液高度、泥水分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底泥含水率等指标,综合评价疏浚淤泥沉降过程与深度脱水效果。结果表明:5种絮凝剂对应最优添加量分别为Ca(OH)2(1 500 mg/L)、PAFSI(200 mg/L)、PAC(200 mg/L)、HCA(50 mg/L)、APAM(500 mg/L);与原始淤泥自然沉降过程相比(底泥高度17.14 cm、含水率96.8%),真空预压可实现絮凝调理淤泥脱水减容、底泥平均含水率降至53.5%,使底泥体积进一步压缩20.48%~36.99%;真空预压作用下,絮凝调理淤泥在50 min内达到沉降速率峰值,前120 min内淤泥絮凝效果明显、泥水分离程度占据主导;与原始淤泥真空预压对比,絮凝?真空预压大幅提升淤泥沉降速率、有效缩短峰值对应沉降时间,最优絮凝剂(APAM)底泥沉降速率峰值、淤泥总高度沉降速率峰值对应时间点缩短87.5%和83.33%,峰值速率分别增加3.56倍、5.18倍;添加适量絮凝剂能有效改善淤泥脱水性能,增大泥粒尺寸、防堵促排,加速疏浚淤泥沉降与泥水分离效率。化学絮凝?真空抽滤技术有利于实现疏浚淤泥减量化,显著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堆积占地,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蔡袁强  周岳富  王鹏  史吏  王军 《岩土力学》2020,41(11):3705-3713
疏浚淤泥含水率高、强度极低,真空梯度作用下排水板周围会快速形成致密“土柱”,导致排水固结能力迅速下降,即出现淤堵现象。由疏浚淤泥真空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了出水量变化情况和土体含水率、渗透系数的时空分布情况,确定了排水体周围淤堵区的形成时间与范围,提出了考虑时间效应与淤堵效应的真空度传递模式,同时考虑疏浚淤泥土体压缩和渗透的非线性,建立了考虑淤堵效应的固结分析模型,获得了相应的解析解,通过与已有数据和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解答的有效性。利用该解析解,分析了真空度传递模式、淤堵系数λ和淤堵比c对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淤堵效应明显减缓了沉降速率,也严重降低了疏浚淤泥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