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92.
针对水下大型航行体的小样本远场低频特征提取与鉴别问题,从3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小样本低频特征提取与鉴别的传统方法和智能方法。时频域单独、时频域结合和视听感官特征提取的传统方法需要一定的先验知识与假设,易受环境干扰;专家系统、统计类方法和BP神经网络等早期的智能方法存在可移植性差、学习能力差、上限低、梯度消失等问题;深度置信网络(DBN)、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自编码器(AE)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GAN)、迁移学习深度网络等深度智能方法对先验知识依赖度低,可以提取深度不变特征,较其他方法更稳定,识别精度更高,但是也存在依赖数据量、可解释性不足的缺点。未来,传统方法与智能方法更深度的互补融合有望减少当前方法对数据量的依赖,提高深度特征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93.
文章提出了构造地层单位中“岩群 -岩组 -岩段”和“片麻岩套 -片麻岩”实质上就是正常的“群 -组 -段”或“超单元 -单元”与杂岩之间的过渡类型。以此认识为基础 ,根据变质岩系遭受改造和再造作用的主因、方式、强烈程度以及原岩类型等的不同 ,把构造地层单位划分为两大套 4种基本类型 ,并对其鉴别标志、等级体系划分等予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MRI对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GT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良性15例,恶性4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GTD的MRI表现.结果:15例良性病灶均位于宫腔,子宫肌层无受累;40例恶性病灶位于宫腔26例,宫颈管2例,均伴有子宫肌层浸润;位于子宫肌层12例,位于肌层的病灶,子宫结合带连续.MRI表现为病...  相似文献   
95.
处理翡翠玉件B货鉴别——胶质充填物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系统研究,认为正确检测判断胶质充填物是正确判断处理翡翠玉件B货的关键,也是唯一准则。聚合物(胶)充填出现在翡翠玉件的松弛部位,而玉件表面的松弛形貌绝非漂白优化处理单一成因,相应其充填物也绝非聚合物(胶)一种。要正确鉴别聚合物(胶),必须对玉件表面松弛部位充填物有全面地了解。鉴别时必须通过显微放大观察、针探测试、微区组分鉴别等方法系统研究,区分其充填物是原生充填,或是异常(加工)充填型(充胶),  相似文献   
96.
红宝石和蓝宝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品种与不同矿区的产地特征,同时论述了红、蓝宝石和相似宝石及仿冒品的主要鉴别标志,并对优化、处理技术、宝石质量评价标准等作了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97.
Chondus crispus(皱波角叉菜)和Mastocarpus stellatus是2种形态特征和生境极为相似的红藻,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很难将它们鉴别开来。本研究测定和分析了这2种红藻的核糖体18SrRNA基因全序列,结果表明:M.stellatus的18SrRNA基因序列长度和A,T,G,C4种碱基的含量与C.crispus差异甚小,但核苷酸差异率达到了2.75%,远超过角叉菜属种内和种间的水平(0.00%~0.45%)。另外,根据该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也能清楚的将C.crispus和M.stellatus区别开来,表明核糖体18SrRNA基因可从种的分类水平上对这2种红藻进行分子鉴定,具有广阔的分类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大地构造相的定义、划分、特征及其鉴别标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和造山系(带)形成演变过程中,在特定演化阶段、特定构造部位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过离散、聚合碰撞、旋扭等动力学过程而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产物,具有恢复与揭示陆块区和造山系(带)的组成、结构、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的功能。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长期研究中国大陆构造的实践经验,在前人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和详细的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总结了这些大地构造相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别标志,不仅丰富了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内容,而且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资源预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大地构造相的鉴别也是厘定大地构造单元属性、划分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9.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确了包括石门寺钨矿、行洛坑钨矿和邹家山铀矿等的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基本特征。新生性液压致裂含矿构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态复杂(有弧形、分叉树枝形、放射状、菊花形和蟹腿状等)、规模较小、宏观力学性质以张性破裂为主、走向和倾向多变、方向性不明显、仅局部区域发育优势方位、常伴生有热液隐爆角砾岩;因此,可以从弧形分叉或不规则形态、总体较小规模、产状多向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伴生热液隐爆角砾岩这5个标志来识别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对比分析液压致裂含矿构造与应力致裂含矿构造的差异认为,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发育比较局限,而液压撑开型含矿构造相对普遍,热液蚀变分带与该含矿构造是液压致裂还是应力致裂无明显相关性;压性成因构造在成矿期表现出的张性力学性质有些是成矿流体超压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改变;液压致裂导致的断裂末端的扩展破裂与成矿流体的耦合作用为成矿末端效应的构造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0.
寿山石品种繁多,其鉴别和分类也一直是个难题.首次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NIR)研究了不同类别寿山石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寿山石样品状态(块状和粉末状)的不同表面形态、粒度、质量等因素对近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近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归属,旨在探索一种无损、便捷的寿山石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完全可以区分寿山石的三个主要类别,即高山石类(高岭石族)、芙蓉石类(叶蜡石)、汶洋石类(伊利石).在块状寿山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1 400 nm区域,高岭石族矿物表现为一对双峰;叶蜡石和伊利石都仅有一特征单峰,叶蜡石表现为1 392 nm,伊利石表现为1 406 nm.寿山石样品的表面形态对近红外光谱没有明显的影响.粉末状寿山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吸收峰更为尖锐,分裂程度更好.除了1 400 nm处的吸收峰外,在2 180 nm左右,高岭石类矿物表现为双峰,而叶蜡石和伊利石为单峰,但叶蜡石的吸收峰位于2 168 nm,伊利石位于2 195 nm.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获取10 mg左右的寿山石样品粉末,便可获得清晰的近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