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同时从1998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标志我国从事建筑活动和防震减灾活动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本文闸述了作者在实施这两部法律时的若干思考:综合治理,实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2.
信道信息对通信系统而言至关重要,但现有的信道估计技术往往存在估计开销大、估计精确度不够等问题。考虑到信道具有时域相关性这一特点,根据信道的时域相关性提出两种信道预测方法,并使用MATLAB仿真得到这两种信道预测算法,在各个OFDM时隙处预测所得信道信息与实际信道信息的MSE值,并用现有协议下系统所持信道信息与实际信道信息的MSE值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信道预测方法在用户高速移动场景下能增加系统获取信道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3.
南京市降水化学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南京江北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分析了2011年3—6月共25个降水日的109个降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降水气团来源.结果表明:1)南京地区3—6月降水主要受南、北2种气团影响,北方气团降水的主要离子浓度高于南方气团降水.2)海盐示踪法和相关性分析显示,降水中NO3-和SO42-主要来自燃煤、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Ca2+主要来自地壳源;Cl-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源和陆源对Mg2+和K+都有贡献,Mg2+的陆源贡献大于海洋源贡献,K+受海洋源的影响程度要低于Mg2+.3)南、北气团初期降水的各离子浓度高于总降水的各离子浓度,且初期降水的主要离子的富集系数高于总降水.这说明在降水初始阶段,雨水对南京大气中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云下冲刷去除作用较强,降水的离子浓度最高,局地源对降水离子的贡献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4.
利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91个观测站以及全国320个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青藏高原与全国气温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与全国年均气温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青藏高原与全国年平均气温均变暖趋势明显,其中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为0.228℃/10a,全国为0.226℃/10a,增温幅度略低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与全国年平均气温突变年基本一致,小波分析均具有3类尺度的周期变换规律,第一主周期均值均为28a,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周期变化显著性强于全国。  相似文献   
125.
采用水质监测方法对2008—2010年南太湖水域三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体中蓝藻生物量、CODMn和DO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并通过SPSS10.0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CODMn和DO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年内南太湖入湖口蓝藻颗粒数在1.0×106个/L以上范围的频率每年超过50%,最高在3.0×107个/L左右;(2)南太湖入湖口CODMn指标大部分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最高有6.5mg/L,最低约3.0mg/L;(3)蓝藻生物量与CODMn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7之间,呈现中低度正相关;(4)3年内蓝藻生物量与DO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0.50,呈现低度正相关,DO浓度有70%以上的频率大于6.0mg/L。结果表明,3个入湖口溶解氧指标能达Ⅱ—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但有机物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并且与蓝藻暴发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6.
滑坡为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受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制约,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的诱发影响,发生频率较高。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近几年来福建省所发生滑坡的地质灾害点进行相关性研究,提出了福建省内山体滑坡主要受地形、地质、气象及人类工程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27.
李瀚波  潘蔚  毛玉仙 《铀矿地质》2010,26(5):301-305
在简要介绍变差函数的原理、算法和研究区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将变差函数引入火山岩型铀成矿作用与地形相关性研究中。详细描述了赣杭构造带中不同成矿规模矿田(床)区地形高程变差统计的过程,初步分析了变差统计结果的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地形高程值变差函数的长轴方向可以反映研究区的主要构造方向,变差函数的长短轴半径与铀矿床的成矿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按照一定的间距在内蒙古河套平原西部采集和分析了400组地下水水质样品,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水质测试数据,初步掌握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其主要元素及离子的分布规律。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砷、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氟化物和铁等多项指标超标;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HCO3-Na、Cl-Na、HCO3·Cl-Na型为主;主要组分分布图表明,砷、磷、铁、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等含量较高的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地势较低的山前冲、洪积扇扇裙前缘和地势相对低洼的冲积平原以及临河区北部的狼山镇一带。通过对14种水质测试指标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砷与磷、铁含量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9.
基于海南新村潟湖2020年12月水文和水质多要素实测数据,研究了该海域的潮汐、潮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潮位变化对潟湖营养盐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村潟湖的潮汐为不规则全日潮,潟湖口门处的潮流为往复流,涨潮历时15 h,落潮历时10 h。大、小潮期间3个观测站点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变化范围为0.91~20.87 μmol/L,磷酸盐(PO3-4)浓度变化范围为0.11~5.92 μmol/L,硅酸盐(SiO2-3)浓度变化范围为2.36~134.75 μmol/L。大、小潮期间,潟湖内3个观测站点DIN、PO3-4、SiO2-3浓度随着涨、落潮过程发生变化。潟湖口门处流速对观测站点潮位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潮通量基本决定了潮位的变化。潟湖口门处和渔排密集区域的营养盐浓度与潮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潮流流速对口门处和渔排密集区域的营养盐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新村潟湖的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基于 2003-2018 年的遥感反演和再分析数据, 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上分析了渤海海表面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溶 胶厚度、风速与叶绿素 a 浓度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得到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其显著高于直接在 时域上计算得到的相关性系数, 表明由于相位差的影响, 直接在时域进行相关性分析很可能会低估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傅 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图显示, 叶绿素 a 浓度存在一年、半年、4 个月与季节周期; 风速与气溶胶厚度存在明显的一年和半年周 期; 海表面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具有明显的一年周期, 半年周期较其他几个因素不明显。交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 叶绿素 a 浓度和所选的环境因子都在一年周期下具有最大的交叉振幅, 表明在此频率下响应最大; 风速、气溶胶厚度、光合有效辐射 分别超前于叶绿素 a 浓度约 5.0 个月、0.2 个月、0.2 个月, 海表面温度则滞后 1.9 个月。各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联, 共同影 响叶绿素 a 浓度的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