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67篇 |
免费 | 1281篇 |
国内免费 | 7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90篇 |
大气科学 | 1300篇 |
地球物理 | 856篇 |
地质学 | 1568篇 |
海洋学 | 554篇 |
天文学 | 107篇 |
综合类 | 403篇 |
自然地理 | 6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82篇 |
2022年 | 192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29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184篇 |
2015年 | 203篇 |
2014年 | 317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51篇 |
2011年 | 322篇 |
2010年 | 265篇 |
2009年 | 295篇 |
2008年 | 299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193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首先提出引入CRM和连锁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了国内外现状,接着对客户关系管理和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最后具体实现这个系统,包括硬件架构和软件模型. 相似文献
22.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是塔里木板块和古亚洲洋碰撞对接的关键部位,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作为觉罗塔格造山带的边界断裂,其构造特征的研究对区内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对康古尔塔格断裂带的地质特征、火山沉积建造及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为韧性兼走滑特征深层次的剪切带;区内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典型的沟-弧-盆体系火山-沉积建造特征;康古尔塔格断裂带到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带之间的区域为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早石炭-晚二叠世,康古尔大洋发生了颇具规模的南北双向俯冲,形成了康-阿缝合带,而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为康-阿缝合带的北部边界。 相似文献
23.
立足样品测试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空间插值、地质统计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深入分析了深圳大鹏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球状模型对相应半变异函数进行理论建模。结果表明,碎屑矿物分布的Hurst分维数为0.28~0.97,空间几何分维数为1.03~1.72;Moran Ⅰ型空间自相关系数-0.15~0.53。在此基础上,以等值线分布所包围范围作为划分尺度,以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作为度量,得到的矿物分布所反映出的信息量或者富集程度指数为0.88~1.85。 相似文献
24.
崖南区是琼东南盆地已证实的富生烃区,几口已钻井都已证实主要目的层段为高压地层,利用常规的压力预测方法预测新钻井的压力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若是从区域应力角度入手预测新钻井的压力误差会减小,其预测基础为岩性模型.对于已开发的油气田,利通常规的岩性建模方法可以建立较好的岩性模型;但是对于崖南区而言,由于地震资料品质不是很好,同时本区钻井较少,很难通过常规的建模方法建立岩性模型,所以本区研究重点是如何利用少井建立岩性模型.通过研究认为若完成崖南区的岩性建模必须改进建模流程,改进的岩性建模流程克服了常规岩性建模在崖南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优点:1)不采用相模型约束岩性建模,解决了由于研究区相模型划相较粗很难约束岩性模型建立的问题;2)属性模型控制岩性模型的横向变化趋势,解决了几种常规属性与岩性间没有较好关系的问题;3)利用泥质含量结合岩性资料建立岩性体,得到的岩性模型比较接近实际情况.C井钻前完成岩性模型建立,利用C井井点位置提取岩性数据与本井钻后录井岩性数据对比,发现预测岩性与录井岩性的吻合程度很高,证明改进的岩性建模思路在崖南少井区可用.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一种最大可能震级Mmax及一些相关参数估计的新型统计方法,推导了Mmax无偏估计公式及该参数的任意函数。这种估计已有明确的公式,且方差很小。亦推导了这种预示性估计的极限分布,并将所得公式通过几个例子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6.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间自相关是一种重要的空间统计方法, 用来检验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的整体分 布状况, 判断此现象或属性值在空间上是否有聚集特性存在。本文利用2002 年ASTER 影像数据 作为遥感数据源提取闽台建设用地信息, 闽台建设用地密度的分布呈现出沿台湾海峡呈对称集 聚分布的态势。通过建设用地密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显示闽台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整体上呈显著 的空间正相关, 集聚现象明显; 而在局部上则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 建设用地高密度区主 要集聚分布在闽东南沿海的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区及台湾西部的台北、台中和 高雄三大都会区。这种空间相关关系的探讨对于认识闽台人口和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及福建省 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褶皱陡坎是褶皱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地貌陡坎,是近期发现的一种不同于断层陡坎的构造作用形成的陡坎状地貌。在缺少地震反射剖面等深部资料时,利用褶皱陡坎可对活动褶皱的变形特征和生长演化历史进行限定,但迄今为止有关研究较少。位于帕米尔-南天山前陆地区的明尧勒背斜为第四纪活动的滑脱褶皱。在背斜南翼的河流阶地上发育了一系列褶皱陡坎:在T2和T3b阶地上,褶皱陡坎的高度/宽度/坡度分别为16m/40m/25°和20m/50m/26°,陡坎位置与下伏基岩中向斜枢纽位置对应。通过对这些褶皱陡坎的分析,得出:1)这些褶皱陡坎是滑脱褶皱通过膝折带迁移机制形成的。2)褶皱陡坎形成初期,陡坎高度、宽度和坡度逐渐增大;当陡坎宽度达到枢纽带宽度2倍时,陡坎坡度将达到最大值;之后尽管陡坎高度和宽度逐渐增大,其坡度将保持恒定。3)褶皱陡坎吸收的缩短增量与陡坎高度和下伏地层倾角间存在定量几何关系。根据T2阶地上褶皱陡坎的高度约16m和暴露年龄约8ka,估算T2阶地面暴露以来明尧勒背斜南翼的缩短速率为~1.3mm/a。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还对比总结了滑脱褶皱陡坎和断弯褶皱陡坎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