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1,20(4):88-97
地球科学中大地构造理论假说争论的历史经历了山脉臆说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探索、“塌陷说”与“隆起说”对立时期以及受“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的影响这一过程。“收缩说”统治时期,“机械唯物主义”阻碍了“自然辩证法”的指导;“活动论”兴起后,并未找到先进的地学哲学武器。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蕴藏了丰富的地学哲学思想-有机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天地生整体自然观。“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合乎谓之坤,辟乎谓之乾,一合一辟谓之变”,“刚柔相摩,八卦相摩,八卦相荡”等精辟论述。早已从地质哲学高度,把“威尔逊旋回”、“开合运动”等大地构造假说涵蓄其内。大地构造理论的未来发展必然由此获得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52.
随着资料的积累,不断发现与板块假说相矛盾的事实:地震层析没有发现地幔对流的证据,却发现大陆克拉通具有400km深的“壳根”;海洋地质调查发现一系列否定板块假说的重要证据,尤其是大西洋中多处发现古岩石;使海底扩张模型受到严重挑战;跨越扩张脊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实际实际上否定了扩张假说。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整个地球陆地分布及地形地貌的客观特征提出了:陆地应在两极形成及必然向赤道进动挤压和朝西方移动压缩的假说。用物态变化及地球自转轴与公转面间有一倾角等理论从陆地受力情况对陆地为什么必然向赤道进动挤压和朝西方移动压缩作了分析。地球的陆地分布,地形特征,板块与地震,山系与高原,“两岸边缘吻合”,江河流向,“大陆桥”,陆地海洋3:7比例,地球年天数递减规律等地球宏观地形地貌特征,既是该假说的证据,而该假说又能对这些都给出满意的解释。该假说还对洋底与陆地形成及运动动力机制不同以及陆地处处发现海相沉积的原因作了推测,并对陆地运动的最终归宿作了预言。  相似文献   
54.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徐道一 《地学前缘》2001,8(2):211-216
现有地震形成机制的假说大多是仅考虑震源及其邻近地区的事实依据。文中提出 :大地震的形成机制具有网络特性 ,把大地震看成是多层次网络的节点。一个地震的发生是多种动力 (包括天文因素 )作用的结果。地震形成机制的网络假说能较好地综合已有概念 ,解释地震预测研究中发现许多新现象。从网络假说看近年来“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可有许多新启示。如果应用网络假说 ,至少一部分地震应是可以预测的。  相似文献   
55.
热能聚散交替假说是地质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解析地壳演化和运动机因的新论点。本文通过实例结合研究,经实际检验,证明这一新论点不仅可以用宏观的地热异常表征加以描述,同时可以用微观的量纲给予肯定,它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中华神州鸟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强 《中国地质》2002,29(3):335-336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鸟类起源研究的历史,论述了中华神州鸟的发现在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有力支持了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和“陆地奔跑飞行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57.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各个学科都有不少论文论述假说对其学科发展的贡献,但测绘科学方面与此有关的论文则不多见。以地扁说、地壳均衡学说、最小二乘法等为例的假说在测绘科学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8.
地球的密度扁率与纬向正常密度假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水准椭球的“纬向密度”和“密度扁率”的定义,推导出极点重力与赤道重力的纬向密度积分公式.按照水准椭球的极点重力条件和赤道重力条件,求解出水准椭球的“纬向密度分布函数”,从数学上证明了地球的赤道纬向密度大于极点纬向密度,并初步计算出地球的密度扁率为1/322,进而提出了“地球纬向正常密度假说”,为研究和探讨大陆漂移、地幔对流、海底扩张等问题的地球重力学成因做好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9.
冰芯中MSA迁移假说的延伸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SA在冰芯深层的“迁移”现象的存在 ,关系到能否应用大气中 MSA季节特征进行极地冰芯断代 ,并以冰芯分析结果确定大气中生物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基础。本文展示各类最有代表性的冰雪 MSA剖面 ,对提出冰芯深层 MSA“迁移假说”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 ,并根据最新资料 ,说明冰川中 MSA的“迁移”和重新分布 ,在表层粒雪和渗浸 -冻结冰层中同样可能发生。对“迁移假说”的延伸补充在于 ,粒雪中的 MSA迁移是在积雪中空气与外界贯通的“开放”条件下进行的 ,渗入雪层中的融水将 MSA溶出后 ,在晶粒间宏观向下输送 ,在阳离子集中的层位发生反应 ,生成盐类冰点的改变使之发生“冻结”,重新分布。而渗浸 -冻结冰层中的迁移机制可能和深层冰川冰中的情况接近 ,即在气体与外界隔绝条件下 ,主要在“封闭”的晶间脉状纹理中以“微观”形式进行。南极半岛 MSA迁移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而表层渗浸 -冻结冰层中 MSA迁移过程很快出现 ,说明冰中脉状纹理的加快形成、较高冰川温度和冰层中的较大含水量等因素会对 MSA“迁移”进程起促进作用。最后 ,对 MSA“迁移”情况下 ,如何进行有关冰芯 MSA计算进行了讨论 ,对设计实验验证并完善迁移理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0.
万天丰 《地学前缘》2018,25(2):320-335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基于中、新生代(200 Ma以来)每隔33 Ma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的银道面,诱发太阳系内部引力场的巨变,使部分小行星失稳,从而撞击地球。笔者根据用以描述中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构造的七种不同的运动模式, 提出了巨大陨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角度撞击地表岩石圈,可能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从而推动板块呈放射状或单向运移的假说,也即在200、170、100、65和0.78 Ma等时期的陨击事件基本上是垂直地表面而撞击的,从而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和岩石圈板块的放射状张裂和运移;138 Ma的陨击事件可能是指向印度板块的斜向撞击;而35 Ma时期的微玻璃陨石撞击事件则是陨石以极低角度撞击地球表面的表现。陨石撞击地球,这是太阳系内部各星体之间引力作用变化的表现,因而此假说不是什么外因作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