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856篇
海洋学   305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51.
基于2001年1月~2014年7月期间的Argo温剖面资料,利用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分解、最大熵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的空间分布、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暖池海域近表层与次表层热含量逐年变化呈反位相变化模态,同样含量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无论热含量还是含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CSEOF分析表明,暖池海域热含量第一模态空间场具有显著的东—西反相位年际振荡,含量第一模态则呈正-负-正的三极子模态,但时间序列显示,热含量在2007年以后经过3次位相调整,而含量2007年以后只经过一次位相调整,且这种年际变化都与ENSO事件有关,且热含量相比于含量受ENSO影响更大。El Niño期间,暖池海域西部热含量减少, 东部增加,La Niña期间则相反;研究海域南北部含量在El Niño期间增加,中部(暖池高温中心)减少,La Niña期间则相反;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含量变化主要受到局地风场以及纬向流的影响,而含量变化则受淡水通量和纬向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2.
指现象的数值模拟研究对理解小尺度海洋动力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二维方腔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控制方程,对指现象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数值分析,在热瑞利数为(1.12~2.24)×107的变化范围内,展示并对比了不同粘滞系数、热瑞利数和瑞利数情况下的指现象,发现随着粘滞系数的增加,指的演变速率变慢,生成数目减少;热瑞利数的增加对指的演变速率具有抑制作用,而瑞利数的增加则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53.
In the past nearly two decades, the Argo Program has created an unprecedented global observing array with continuous in situ salinity observations,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extend our knowledge on the variability and effects of ocean salinity. In this study, we utilize the Argo data during 2004–2017, together with the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nd a newly released version of ECCO ocean reanalysis, to explore the decadal salinity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east Indian Ocean(SEIO) and its impacts on the regional sea level changes. Both the observations and ECCO reanalysis show that during the Argo era, sea level in the SEIO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experienced a rapid rise in 2005–2013 and a subsequent decline in 2013–2017. Such a decadal phase reversal in sea level could be explained, to a large extent, by the steric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upper 300 m. Argo data further show that, in the SEIO, both th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chang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cadal sea level variations. This is different from much of the Indo-Pacific region, where the halosteric component often has minor or nega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gional sea level pattern on decadal timescale. The salinity budget analyses based on the ECCO re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decadal salinity change in the upper 300 m of SEIO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horizontal ocean advection. More detailed decomposition reveals that in the SEIO, there exists a strong meridional salinity front between the tropical low-salinity and subtropical high salinity waters. The meridional component of decadal circulation changes will induce strong cross-front salinity exchange and thus the significant regional salinity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854.
王广财 《地质与勘探》2024,60(3):592-600
吐哈油田胜北区块钻井过程中遇到壁失稳引起的下钻遇阻、划眼、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制约了钻井提速提效。以胜北508H为代表井,对不同层位岩屑样品的矿物组成及理化性能进行了测定,进而分析了上部地层和下部地层的主要特性和井壁失稳机理。研究表明,地层中普遍存在泥岩,泥岩中粘土矿物含量较高且其组成主要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同时也含有蒙脱石,这些是导致井下发生复杂情况的地层因素。针对上部地层泥岩易水化分散造浆、缩径,提出了采取聚合物强化包被性能以及复合强化抑制性能的钻井液技术措施,优化后钻井液的滚动回收率高达88.40%,膨胀率为1.17%。针对下部地层泥岩易剥落掉块、坍塌,提出了通过微-纳米全尺寸封堵并结合复合的活度控制及聚胺强化抑制性能的钻井液技术措施,优化后钻井液的平衡压力时间大幅延长,达160 h。钻井液活度低于0.76,钻井液72 h浸泡泥岩岩心的强度降幅减小。优化后的钻井液在胜北区块SH5s21-2和SH5s13-2两口井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钻井过程中未发生复杂事故,实现了维持井壁稳定、提高钻井时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5.
硝基芳烃类物质对盐藻的毒性试验及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国际经合组织(OECD)藻类生长抑制试验的国际标准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设置毒物浓度进行试验,得到了2,4-二硝基苯胺、2,4-二硝基氯苯、间二硝基苯对藻(Dunaliella salina)的48h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值,2,4-二硝基苯胺的为0.018mmol/L,2,4-二硝基氯苯的为0.015mmol/L,间二硝基苯为0.027mol/L。其毒性大小为2,4-二硝基氯苯>2,4-二硝基苯胺>间二硝基苯。并探讨了其致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6.
白超  刘建伟 《地下水》2022,(1):174-177
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是一种复,为类矿产中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含钾矿物,在四川盆地三叠纪蒸发岩中广泛发育,并经常和其它钾镁矿物密切共生。由于杂卤石较其它钾镁矿物的溶解度低,易于残存保留,因此常被作为寻找钾矿床的重要标志和线索。其中南充盆嘉陵江组五段-雷口坡组一段(T1j5-T2l1)的杂卤石分布面积最广,剖面揭露较完整,主要和纹层状硬石膏及菱镁矿、岩、“绿豆岩”等岩类共生,组成各种韵律层,根据岩矿鉴定、化学分析杂卤石还往往伴有微量的硫镁矾、无水钾镁矾等钾镁矿物。因此研究四川盆地三叠纪杂卤石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对进一步寻找钾和指出找钾方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57.
Emery冰架北缘热盐结构的不均匀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6年夏季中国南极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的海洋水文资料(64°00′~69°15′S,68°00′~76°00′E),分析了普里兹湾内Emery冰架北缘浮冰区的水团性质。发现Emery冰架东西两端的表层热含量明显高于Emery冰架北缘中部。此外冰架北缘中部海域的上混合层和季节跃层的深度也明显小于东西两端。冰架北缘的底层热结构则无明显的东西差异。海洋遥感的证据表明:冰架北缘的表层水的不均匀性与浮冰和冰间湖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58.
为了研究钙芒硝岩在水热综合作用下强度等参数的衰减规律,通过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模拟了钙芒硝岩在30~70℃温度的蒸馏水中的浸泡实验。在浸泡40 d过程中,测试了钙芒硝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纵波波速、破坏模式等参数,总结了浸水前后钙芒硝岩参数随时间、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偏光显微镜对比观察了在浸泡前后钙芒硝岩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成分、结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钙芒硝岩强度等参数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钙芒硝岩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衰减剧烈。浸泡7 d后,钙芒硝岩强度衰减为初始强度的50%~72%。浸泡30~40 d后,钙芒硝岩强度衰减至初始强度的10%以下。(2)钙芒硝岩在长时间的浸泡过程中,主要是其中的可溶成分的溶解、溶蚀作用导致了钙芒硝岩结构的劣化。(3)在实验温度(30~70℃)范围内,钙芒硝等矿物的溶解过程大致经历了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钙芒硝岩强度存在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但在相同浸泡时间下各浸泡温度间强度差值小于初始强度的10%,钙芒硝岩强度随浸泡温度(30~70℃)变化不大。论文研究成果深化了渍岩土,尤其是钙芒硝岩水岩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859.
褶皱相关断层——以库车坳陷新生界盐上构造层为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构造解析的方法,综合地震与地质资料,表明库车坳陷新生界中的上断层受控于褶皱作用。上地层首先发生褶皱变形,随着褶皱作用的加强,然后发生断裂作用,上构造层的变形方式为褶皱相关断层,其变形特征不同于断层相关褶皱。从断层成因机制可见: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不适用于库车新生代坳陷构造发育区。库车坳陷膏层的发育造成上构造层与下构造层变形有差异,上构造层以褶皱作用为主,下构造层以冲断作用为主。库车坳陷上构造层主要为褶皱相关断层,发育张性断块、后翼突破断层、前翼突破断层及褶皱相关断层组合等构造样式,根据上构造层的变形特征总结了褶皱相关断层的演化。  相似文献   
860.
土壤渍化是影响干旱区土壤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快速获取土壤度信息、监测土壤度变化对干旱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土壤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宁夏平原土壤渍化较重的银北灌区为研究区域,以野外采集的52个土壤样本和同时期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法对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构建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