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856篇
海洋学   305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李凌  谭秀成  邹春  丁熊  杨光  应丹琳 《地质学报》2012,86(2):316-324
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分布,研究了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膏岩成因,进而讨论了其反映的膏盆迁移和演化及构造指示意义。雷口坡组总体存在两种岩性组合和分布特征的膏岩,一类出现于雷一段—雷三段下亚段沉积时,表现为纹层状膏岩夹块状膏岩,厚度较小,横向分布稳定,属于泻湖成因;另一类出现在雷三段中亚段—雷四段中亚段沉积时,以块状硬石膏岩和石岩为主,厚度差异巨大,横向变化较快,并且膏岩沉积中心出现向西、向北迁移的趋势,与早期的膏岩形成了鲜明对比,属于膏盆成因。由此反映出构造信息,四川盆地中三叠世雷口坡期的构造应力场总体处于由张应力向挤压应力转换,其中,雷一段—雷三段下亚段沉积时盆地总体处于构造平静期,为张应力向挤压应力转换的过渡期;相比而言,雷三段中亚段—雷四段中亚段沉积时为构造活跃期,盆内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应力挤压趋于活跃,新的沉降中心形成,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膏岩在凹地快速沉积,并随挤压的阶段性活跃,发育向北、向西迁移趋势的雷三段中亚段、雷三上亚段、雷四段下—中亚段沉积期三期膏盆,川西凹陷的形成与演化从雷三段中亚段沉积期已经开始发育,并在雷四段下—中亚段沉积期已具雏形。这些认识为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膏岩成因研究提供了新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62.
通过对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已探明石油储量构成和分布特征的系统分析,总结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及其控制因素。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不同层位、不同区带油气分布差异性明显,具有纵向分隔、横向分散等显著特征。油气的不均一性分布主要受控于3种地质因素:①膏韵律发育导致油气纵向分隔,膏岩极高的排驱压力有效地限制了流体的垂向运移,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②成熟烃源岩控制油气富集程度,油气纵向富集程度主要受成熟烃源岩层位的控制,蚌湖向斜带主力生烃灶控制了油气在平面上的富集;③输导条件控制油气的运移方式和纵横向分布范围,高渗砂体的侧向输导能力控制了断层不发育地区油气聚集的规模与平面分布范围,断层的垂向输导作用导致了主干断层发育地区油气在纵向上呈多层系分布。  相似文献   
663.
新疆地区渍土分布范围较广,尤其以死亡之海著称的罗布泊地区,渍土现象更为突出。哈密至罗布泊沿线路段地处在温差大,地下水矿化度高,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自然环境下,这种自然环境易导致出现各种渍土病害。渍土地带的病害主要有胀、翻浆、溶陷和腐蚀等类型,其中胀和溶陷对路基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将通过对沿线渍土特征的分析,为哈罗沿线的公路、铁路等工程的渍土病害防治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64.
上扬子区寒武系蒸发岩沉积相及成钾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是世界上重要的成钾时代之一。早寒武世成钾的西伯利亚涅帕钾矿床是世界上特大型钾矿床之一;印度一巴基斯坦在“始寒武世”地层成钾;伊朗在寒武纪地层也有钾发现。与其它大陆成强度相比,寒武系成成钾成为“亚洲现象”。中国地处东亚,已发现越来越多寒武系成盆地。本文着重介绍上扬子区寒武系蒸发岩发育特点,指出在上扬子陆块之上,发育面积达20万km2的蒸发岩盆地,并首次圈定两个膏岩聚集区(次盆地):泸州一江津区与巫溪一建南区,该区具备有利成找钾条件,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65.
刚果(布)布谷马西钾盐矿床盐类矿物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果(布)布谷马西钾矿床位于非洲大陆西部边缘,是白垩纪时期沉积的大型钾矿床。文章运用X射线衍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识别出布谷马西钾矿的主要类矿物有硬石膏、石、光卤石、钾石、水氯镁石和溢晶石。类矿物的沉积顺序为:硬石膏→石→光卤石→钾石→水氯镁石或溢晶石。该矿区的成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类沉积物中贫碳酸和硫酸矿物,可能与白垩纪"方解石海"的海水成分密切相关。矿区中的钾石主要是由光卤石淋滤形成。  相似文献   
666.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区内有蒸发岩大范围分布。通过对昌都地区晚侏罗世含膏达孜剖面粘土矿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的深入研究,对成岩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如下4点认识:1)达孜剖面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伊利石/蒙脱石混层次之,高岭石、绿泥石和绿泥石/蒙脱石混层含量均较低; 2) ISⅡ型有序伊/蒙混层矿物中,每隔9~19个伊利石晶层才有蒙脱石晶层出现,表明蒙脱石伊利石化程度高,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大; 3)达孜剖面呈晚成岩阶段的特征,其成岩温度大于190℃,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同时这一时期物源区呈干燥、弱水解作用的特征; 4)高含量的Na~+、K~+、Al~(3+)和低含量的Fe~(2+)、Mg~(2+)碱性介质对蒙脱石—蒙脱石/伊利石—伊利石这一转化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抑制了埋藏过程后期绿泥石的大量生成。以上晚侏罗世含膏达孜剖面的成岩环境特征可为进一步探讨蒸发岩对青藏高原演化的响应关系提供一定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667.
正车出了格尔木,沿着公路往北驶过约100公里,向西一拐下了高速。又开了大约5公里,就见路边一块连着一块晒干翻起的土片,如鱼鳞一般,连绵着延伸到了望不见头的天际……这就是传说中的柴达木碱地了。从来没想到会遇到这种干涸得令人窒息的土地,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一望无际、没有一点点绿色的田野。看不到一丝  相似文献   
668.
济阳拗陷东营凹陷盐岩中的烃类包裹体 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东营凹陷岩中发现大量烃类包裹体,这证实岩曾经失去封闭能力,成为油气运移通道。在对其水包裹体进行均一温度测试时发现,由于捕获压力与实验环境压力差异很大,再加上岩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导致测温过程水包裹体体积变化和拉伸效应明显,所以同期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出现较大波动,结果也不可靠,而纯烃类包裹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溶解度变化的影响,其均一温度有一定指示意义。通过对岩中的烃类包裹体均一温度初步校正,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至少存在两期与岩层变形有关的烃类流体活动,活动时期分别在东营期和明化镇期。流体对岩颗粒滑动和岩层变形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重结晶的岩晶体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是流体作用的直接证据。岩中的流体来源、运移方向、活动期次和流体作用下的岩变形温度和压力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对于了解含油气盆地中岩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9.
墨西哥湾北部深水区Wilcox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景美  张金川  严杰  王丹  张量 《沉积学报》2014,32(6):1132-1139
墨西哥湾北部盆地的始新—古新统Wilcox是深水区重要的储集层和产油层,埋深大,分布广.前人对Wilcox的沉积类型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岩芯观察、薄片分析,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深水区的Wilcox砂岩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Wilcox砂岩为深水扇沉积,中等到好分选,细粒—极细粒,以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结合沉积物源分析和岩演化形变形成的微盆地对Wilcox沉积的影响,建立了Wilcox深水沉积模式,下陆坡区为受岩微盆控制的水道沉积,盆地区为深水扇沉积.  相似文献   
670.
川中雷口坡组膏盐岩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成岩孔隙演化与埋藏史关系研究等手段,分析了川中雷口坡组膏岩微相的成因及其演化,并从沉积相、成岩过程、构造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膏岩对川中雷口坡组储层的控制与影响。研究表明,川中雷口坡组膏岩形成于受限陆表海的潮坪环境,其微相分为潮上带的膏池、潮间带的膏湖和局限潮下带的膏盆;其成因可分为潮上带浓卤水在低洼处汇聚成因或潮间潮下带表层浓卤水下沉置换成因;其分布与海平面升降导致的膏岩沉积中心迁移有关,同时与点滩的分布也有一定联系。膏岩的形成以及同生—准同生期溶蚀、表生期溶蚀垮塌、中—深埋藏期的硫酸热化学还原反应产生的埋藏溶蚀等作用对川中雷口坡组中上部储层的形成控制有重要贡献。此外,膏岩的底辟作用和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断层,对烃源的运移、气藏的重新分布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