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856篇
海洋学   305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密闭性,是储存天然气、石油、氢气等的理想场所。传统水溶造腔采用的油垫阻溶存在阻溶效果差、卤水油污重等问题,无法满足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气垫作为一种替代品备受关注,但因其起步较晚、控制难度大,加之我国复杂的层地质条件,阻碍着其推广应用。为此,首先分析了不同造腔阶段气垫控制特点,然后在对气-液界面处压力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阶段气垫厚度预测及注气量计算方法,结合某井建槽期实例给出了建议气垫厚度及其波动范围,探明了气垫厚度和注气量随造腔推进的变化规律,最后探讨了气垫阻溶应用相关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建槽期及收顶期以气垫厚度控制为主,建腔期及腔体修复阶段则以气-液界面位置控制为主。建议建槽期平均气垫厚度不低于0.3 m,建槽期初期气垫厚度波动迅速,应设置较大的气垫厚度并及时补注氮气,随后气垫厚度波动趋于稳定,补气时间间隔可逐渐拉长。随造腔时间增加,单次补气量越来越大,累计补气量整体呈线性增长。造腔过程中井口气压及气-液界面处气垫压力先增加后线性减小,应实时监测井口气压变化。气垫阻溶与油垫阻溶成本相近但环境效益显著,可重复利用排出氮气及井口注气设施以节约成本。现场应...  相似文献   
372.
地下岩溶腔是CO2封存的有效地质体,CO2沿岩软弱夹层和层-夹层交界面泄漏是制约地下岩溶腔CO2安全封存的关键。以苏北盆地金坛地区CO2穴储气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层状穴储气库CO2封存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岩及泥岩夹层中CO2运移泄漏规律及其对CO2安全封存的影响,并探讨了岩及泥岩夹层渗透率的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渗透率是决定岩层中CO2运移速率和泄漏范围的关键,在其影响下,相同封存时间内泥岩夹层中CO2运移速率和影响范围远大于岩,但随封存时间延长,岩和泥岩夹层中CO2运移速率和压力增幅均呈降低趋势,并随着CO2压力传播至模拟边界而趋于稳定。渗透率动态变化是上覆地层压力负效应与岩层中CO2压力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受岩和泥岩夹层力学性质的影响。CO2封存时间<3 ...  相似文献   
373.
374.
干旱区盐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尘暴是富含细粒硫酸和氯化物的化学尘暴,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重要来源之一。碱尘暴的产生、输送和沉降对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碱尘暴的化学组成及其危害,对碱尘暴的形成、输送及其环境效应作了研究综述。结果表明:干旱区干涸湖床是碱尘暴的发源地,风蚀作用下干涸湖床粒和粉尘的扩散过程主要受风场、区域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构建综合风动力和下垫面因子的粒风蚀物扩散模型,加强分风—水两相运移耦合作用及其与流域景观变化的关系研究是碱尘暴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375.
滨海地区高碱导致生态环境脆弱,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极不相适应,故开展耐高碱的植物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采用pH值为8.0、9.0,NaCl度在0、5、10、15、20下的溶液对荻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各项生理响应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其耐碱性。结果表明:随碱度增加,荻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越大荻长势越差;荻体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增加趋势不明显,说明荻有耐碱性,而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且在达峰值后下降明显,说明荻的耐碱能力有限;轻微碱刺激能促进荻光合色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升高,高碱抑制其升高。综合分析荻的各种生理表现,认为荻能耐受pH=8.0、度0~20和pH=9.0、度0~15的较宽碱范围,因此荻可作为修复滨海重碱地生态景观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376.
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广东流沙湾海草床3个海岸带(远岸带A、中海岸带B及近岸带C)中的喜草(Halophila valios)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喜草上附着生物的现存量、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喜草的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附着生物的现存量及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其变化依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达到最高峰,两者含量分别为0.605 mg/g和0.118 mg/g,且在近岸带附着生物的含量要略高于中海岸带和远岸带。附着生物对喜草的光合速率存在着明显的抑制效应,并随含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在春季,最大光合抑制率可达50.72%,冬、夏季次之,分别为47.13%和37.15%,在附着生物含量最低的秋季,抑制率也可达30.61%。由此表明,水体中营养浓度的增加会促使喜草上附着生物不断生长和累积,进而导致喜草的衰亡加速。  相似文献   
377.
《干旱区地理》2012,(1):11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近日发明一种"荒漠生植物穗木的全生长季育苗方法",该方法于2011年1月9日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010180904.9。穗木属藜科植物,具有抗干旱、耐碱、耐风蚀沙埋的特点,是防沙固沙、绿化造林、保持水土的优良灌木,广泛用于荒漠化防治、碱地改良以及沙漠公路的防护。穗木属半灌木,株高50~200 cm,有其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广泛的经济、药用、生态价值,重视对穗木在荒漠、碱地上的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对新疆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8.
老挝东泰钾盐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沉积后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呵叻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钾沉积矿床分布区之一,研究区位于呵叻高原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东部边缘,钻探资料揭示该地区钾资源相当可观。该含建造包含上、中、下3个段,每个段都由一套蒸发岩_碎屑沉积旋回组成,钾层主要赋存于下段上部。剖面和地层学分析表明,研究区构造类型为低结构低成熟度的背斜构造,体几何形态为一低结构低成熟度的背斜,背斜轴部矿层厚度较两翼矿层厚得多。岩中微量元素Br、K含量及Br×1 000/Cl系数的变化指示成卤水经过了阶段性的浓缩和淡化过程,并且成作用越来越弱。ZK04孔较低的Br含量〔w(Br)=18×10〈sup>-6〈/sup>〕表明下膏层在成过程中受到了非海相流体的影响。中膏层基底石中高K低Br特征表明,下膏层残余高浓度卤水影响了其成过程,并且该基底石很可能又经历了溶解和重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379.
罗布泊盐湖化学沉积序列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是世界最大的第四纪干湖之一。罗布泊湖化学沉积序列总体简单,即为石膏—钙芒硝(巨厚)—石(很薄),但细节变化则很复杂,在钙芒硝阶段和石阶段出现了很多含钾矿物的薄层,按时代从老到新,可划分出9个区段。罗布泊化学沉积序列除了与江汉盆地第三纪古湖有一定的相似性之外,与其他陆相、非海相和海相蒸发沉积序列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物源背景及构造环境等有关。这种特殊的化学沉积序列应该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大地构造运动在湖沉积中的响应,气候持续干化与补给变化的耦合,是造成罗布泊湖特殊的化学沉积序列的机制。  相似文献   
380.
珊瑚钨-锡(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逆向分带特征,自浅部向深部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矿物组合中挥发组分减少。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矿床中前人没有发现的三种含银硫矿物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钨-锡矿脉中含银硫的产出具有明显的规律:水平剖面上富集于脉中;垂直方向上,富集于矿脉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