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79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1011篇
海洋学   1503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26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1.
通过S250MKⅢ型扫描电镜对圆筛藻亚微结构的显示图像,介绍该扫描电镜的几种扫描模式,分析各种图像的特点,对仪器的开发利用和亚微结构的研究、鉴别分析手段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712.
本工作使用一次培养法初步研究了Cr(VI)对菱形硅藻和隐藻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当Cr(VI)浓度大于16ppb时,则对其生长率产生抑制作用,其72小时EC_(50)值分别为260ppb和230ppb.根据活性点位模式计算了Cr(VI)与藻体的结合常数,约为2×10~5藻体中Cr含量与培养液中Cr浓度有关,两者近似指数关系,根据藻体中Cr含量和溶液中Cr的浓度,估计每个硅藻细胞与Cr最大结合容量约为5×10~(-17)mol/cell.  相似文献   
713.
谢宏  林均民 《台湾海峡》1997,16(2):205-208,T001
本文报道了霍氏半管藻雄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前后的精母细胞期、双鞭毛体期及精子期细胞的超微结构。各期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的细胞器-线粒体、色素体和核糖体。高尔基体在配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未见到。双鞭毛体后期和精子中出现了溶酶体,观察了各期细胞核形态、结构的变化。鞭毛器轴纤丝具9+0的微管构型,基体微管排列成“车轮”状,过渡区有一基板。  相似文献   
714.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进行培养,研究两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对其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两种微藻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760μM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盐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氮浓度都为1760μmol/L。。  相似文献   
715.
金藻8701的分离、培养和应用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山东日照市海水中新分离的一种耐低温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rke)8701。该藻在0℃以上便能繁殖,经-8℃冰冻后还能复苏。以13—18℃时生长最好。并具有较强的抗致害生物污染能力,饵料效果较好,易于大量培养。是培育扇贝、对虾等海珍品早苗的优良饵料藻种。  相似文献   
716.
藻、虾、蟹混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韦受庆 《海洋学报》1990,12(3):388-394
江蓠属海产藻类,是琼胶工业的主要原料,在我国台湾省已经池养了30多年[1].对虾、青蟹肉味鲜美,是国内外畅销的海产品,青蟹还有一定的药效作用[2].对虾养殖业在我国早已兴起,青蟹养殖业近年来在我国南方蓬勃发展.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可作养殖的池塘面积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是当前海水养殖业发展所寻求的一个新方向.1984年张起信等研究了虾、藻混养技术,提高了对虾产量[3].  相似文献   
717.
绒扇藻属(Avrainvillea)藻体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尤其盛产于珊瑚礁上。因此,该属种类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海区的限制。绒扇藻属的主要特征是藻体深绿色,褐绿色或黑褐色,基部是由假根状丝体相互交织,构成固着器,固着在礁石上。叶柄单生或具有多次分裂。叶片单个或多个,形状不一,多数为扇形,长圆形,肾形到扁压。藻体不钙化,通常黄色或褐色。二叉状分枝,基部常常缢缩,似念珠状或念珠状。皮层丝体无明显分化或具假皮层。关于绒扇藻属海藻的分类研究,至今为止,已发现23个种。 关于中国绒扇藻属的研究,最早是C.K.Tseng(曾呈奎)于1938年在“海南岛海产绿藻研究Ⅱ”中首次报道了两种绒扇藻,即直立绒扇藻Avrainvillea erecta (Berkeley) A. Gepp et E.S.Gepp和裂片绒扇藻A.lacerata J. Agardh,而后在1983年,在曾呈奎主编的《Common Seaweeds of China》一书中,报道了上述种类,并将其产地扩大到西沙群岛。1991年,陆保仁等在“南沙群岛海区的褐藻和绿藻研究I”中,第三次报道了裂片绒扇藻,将其产地扩大到南沙群岛。最近,作者在研究中国绒扇藻属的标本时,除了己经报道的两种外,又发现该属的1个新种(西沙绒扇藻Avrainvillea xishaensis Tseng, Dong et Lu sp. nov.)和3个新记录[模糊绒扇藻A.obscura (C.Agardh)J. Agardh,和氏绒扇藻A.hollenbergii Trono,群栖绒扇藻A.amadelpha (Montagne)A. Gepp et E.S. Gepp。至今共发现了6个种,其标本均存放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18.
亚心形扁藻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500mL三角瓶中对亚心形扁藻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原“海洋三号”培养基中需添加0.8 g/L的NaHCO_3,且 K_2HPO_4的浓度需由原来的 0.01g/L调整为 0.06 g/L。10 L全自动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分批培养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海洋三号”培养基不仅可加快亚心形扁藻的生长速率而且可延长生长时间,培养 4 d时最高藻细胞密度可达 426×10~4细胞/mL,比原“海洋三号”培养基的最高培养密度提高42%。优化后的“海洋三号”培养基为亚心形扁藻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719.
赤潮异弯藻对中国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近年来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对虾养殖业的主要流行病原[1-4].WSSV病毒暴发流行范围广、致病性强,自出现以来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对虾自身的健康状况、病原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因子或者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对虾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病原生物的感染而发病;同时病原生物的侵入又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更易受环境因子的胁迫导致疾病突发,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对病原生物以及对虾抗病力的影响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20.
东海陆架黑潮区鸟尾藻的分类及其生态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海陆架黑潮区及邻近海域的鸟尾藻进行了分类与生态分布研究 ,共检出 5种鸟尾藻 :大鸟尾藻、斯氏鸟尾藻、美丽鸟尾藻、赛氏鸟尾藻和方鸟尾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鸟尾藻的纵沟左边翅是由两块边翅相连接而成 ,即由右下体边翅与纵沟左边翅相连而成。鸟尾藻分布的生物边界与暖水到达的位置相吻合 ,对东海黑潮及其台湾暖水水系具有显著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