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5篇
  免费   1452篇
  国内免费   2045篇
测绘学   1325篇
大气科学   754篇
地球物理   1544篇
地质学   3636篇
海洋学   1052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地理   88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晓  戴吾蛟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6):17-20,25
GPS和GLONASS存在系统差异,组合定位时,采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可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但GNSS观测值常受到衍射信号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使观测值存有粗差,从而导致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失真。为此,将抗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应用于GPS/GLONASS组合单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抗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可以有效地抑制组合系统粗差观测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GIS专题数据库中多层注记重叠问题的解决与自动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专题数据库中面状对象的注记一般会自动配置在图形的重心位置。当同一个面状对象在多个数据层中被赋予不同的属性定义时,注记符号和文字将会重叠在同一个位置。当使用的GIS建库软件存在这方面的缺陷时,解决多层注记重叠、自动重新配置注记符号这一命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城镇地籍数据为例,从多边形形状度量入手,给出基于Delaunay三角网法的骨架线提取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多数据层注记重叠和注记符号自动配置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3.
以准同步的Terra/MODIS反演的气溶胶为辅助,采用FLAASH模型对2009-10-24鄱阳湖HJ-1A/B卫星CCD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处理。结果表明,大气影响可以被有效去除,在水体遥感反射率较高的红、绿波段,大气校正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4%和9.8%;而在水体遥感反射率较低的近红外、蓝波段,大气校正精度较低,这可能与波段不同的信噪比和陆地邻近像元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通过数字化仪手扶跟踪及扫描仪半自动采集现有地形图等高线的步骤,再通过内插方法生成DEM,并对如何提高DEM精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艾比湖流域内绿洲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2001年、2010年三期TM和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VM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类、统计与分析研究区20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01年除了裸地面积减少外,其他地类均有增加,且耕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面积增加了483.42 km2。2001~2010年除了耕地面积增加了488.87 km2,其余地类的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研究期间裸地面积一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20年间共减少了1 186.43 km2。2)经济发展、政策、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驱动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甚为显著,而人口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使耕地变化剧烈,面积大幅增长。因此,合理地控制人口数量,正确的政府政策导向和合理经济发展需求是干旱区绿洲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司法部门过去的鉴定信息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以网络时代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为了加快司法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于规范的软件工程要求,我们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B/S结构设计,开发了司法鉴定地理信息系统,为司法公正提供有力保障。采用B/S结构,系统功能主要基于浏览器上。所以,页面利用ASP.NET技术实现,既保证对浏览器的兼容性,又实现了网站的功能,能够完全满足法院的业务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城市遮挡环境下GPS较长时间(60s)无法单独定位情况下GPS/INS组合定位定姿精度,研究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及其RTS(Rauch Tung Striebel)平滑算法;同时给出了基于ψ角惯导误差模型的GPS/INS组合系统状态方程和基于位置、速度更新的量测方程。实验中模拟GPS信号失锁60s,应用RTS后处理算法进行了GPS/INS组合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平滑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遮挡环境下GPS/INS组合定位定姿精度,特别是对GPS失锁的情况。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对高成本惯导的依赖。  相似文献   
998.
比长基线测量是国家野外大长度量值传递的基本方法,对其精度进行适当的评定是比长基线测量后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通过对某条比长基线一次测量成果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评定方法进行测量精度计算,并对二者结果比较分析,从误差来源、影响大小等方面论述了两种评定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目前比长基线测量应该采取的精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9.
CLUE-S模型应用进展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地利用变化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CLUE-S模型可以全面考虑自然和人文因子,通过迭代方法综合空间分析和非空间分析,较好地模拟小尺度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空间性、竞争效率性等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形...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估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的整合分析方法总结讨论了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时空特征及其对陆地碳收支影响,为合理评价中国区域陆地碳平衡以及确定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已有大量研究对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和IPCC清单法对中国区域陆地碳源汇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结论之间差异很大,反映出中国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的评估结果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着重于发展和利用基于土地利用相互转化面积的计量方法,以提高对中国区域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