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9篇
  免费   2683篇
  国内免费   3058篇
测绘学   462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1184篇
地质学   12620篇
海洋学   123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21篇
自然地理   51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4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安徽中新生代陆相坳,断陷盆地的特征及演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3.
酒西盆地石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金福  朱莲芳 《沉积学报》1989,7(4):105-111
本文运用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及数理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上侏罗--下白垩统的沉积特征。依地面与井下资料作了综合研究,划分出7种沉积相类型,探讨了相组合分布、相序演化规律及构造运动、古气候、古地形等诸多控制因素,建立了石北箕状同生凹陷沉积模式,并总结出各类沉积相的元素指标及伴随相演化、锶/钡、钒/镍、镁/钙等多项元素比值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4.
河南义马盆地侏罗—白垩纪充填形变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义马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环境及古流演变的分析,阐明义马聚煤盆地的充填历史及构造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扩大义马煤盆的找煤远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提出一种既可用于从图象上提取具有某种用途的一维边缘,又可用于提取具有多种用途的二维边缘的序贯一维型边缘检测新算法。由于构成该算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算子的作用,以及将二维问题化为一维问题求解而使其明显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该算法还具有Abdou等所建议的边缘检测算子应具有的两个特性。  相似文献   
996.
徐贵忠  郝杰 《地质科学》1988,(2):97-109
佛子岭群主要由一套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组成,分布在安徽境内的大别山北麓。其上部为一套变质的复理石建造,下部为变质的火山-沉积岩建造。佛子岭群的变质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佛子岭群的岩石组合特征表明,佛子岭群是发育在一断陷盆地中,该断陷盆地可能在晚元古代早期开始拉张,在晚元古代末期闭合。在此期间,郯-庐断裂带在华北断块和大别山古老断块之间的拉张与闭合过程中可能起着类似于转换断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集中产出在华南陆壳成熟度较高的特定部位,其特征是:地壳厚度大(莫霍面深度大干36km);陆壳增生范围宽(1000km以上),地壳铀含量偏高,其中沉积壳层平均铀含量为5.69ppm,花岗岩的平均铀含量为10.5ppm。产铀花岗岩体的源岩物质来自地壳,是陆壳多次增生和重熔分异的产物。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物质成分、元素组合及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岩石,是华南地壳多次活化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东秦岭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寒武纪以商丹断裂带为界,东秦岭地区北部属中朝板块南部陆缘区,为主动大陆边缘,以双列岛弧为特征;中部和南部属杨子板块北部陆缘区,由两隆(大陆区北缘和中秦岭微板块)—凹(南秦岭盆地)组成,为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999.
广西构造实为一弧形构造,它由四个并排的北东—北西向的轭状弧带所组成。每个弧带的前部,为坚硬的岩块所组成,所产生的断裂及岩浆活动对寻找与火成岩有关的矿产有一定意义。每个弧带的后部,产生盆地型沉积,有利于沉积矿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