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皖南屯溪地区位于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东段,发育少量中生代燕山期石岭组流纹岩、凝灰岩等火山岩。因一直缺乏精确的测年数据,以往研究者根据屯溪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石岭组火山岩全岩K-Ar年龄值115~139 Ma,将其形成时代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2004年前后国际地质年代表将侏罗纪与白垩纪界线由135 Ma提前到145 Ma,石岭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便由原来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更改为早白垩世。在屯溪东面尤溪村石岭组流纹岩中首次获得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154.7±2.5Ma,早于145Ma,表明屯溪地区石岭组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而不是早白垩世。这一发现对构建皖南乃至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2.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高Ba-Sr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中,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Ⅰ型斑岩体,稀土、微量元素及Sm-Nd、Rd-Sr同位素数据指示其主要来自地壳重熔,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异常高的Ba-Sr含量源于对区域早期富Ba-Sr岩浆岩物质的继承,幔源物质的加入使岩浆由S型转为Ⅰ型.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指示其形成于岛孤环境.三件样品锆石SHRIMP U-Pb测年得出的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1.9±1.1Ma、147.7±1.3Ma和152.7±1.1Ma,表明岩体侵位于晚侏罗世.靠背尖岩体受后期热液影响广泛发育钾化、硅化等高温蚀变,并可能有高温条件的韧性变形,因此前人报道的黑云母40Ar/39 Ar年龄134.3±1.4Ma可能代表构造热事件的年龄.  相似文献   
73.
安徽牯牛降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谢建成  陈思  荣伟  李全忠  杨晓勇  孙卫东 《岩石学报》2012,28(12):4007-4020
皖南地区牯牛降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隆起带内。本文报道了牯牛降花岗岩体新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锆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表明牯牛降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30.1±1.3Ma (95% confidence, MSWD=0.55)。结合己发表的其他高质量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皖南地区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25~130Ma。牯牛降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SiO2 含量为72.21%~74.85%,具有高K2O含量(>5.11%)、高铁值(FeOT/(FeOT+MgO)>0.91)和K2O/Na2O比值(>1.61),低MgO和CaO含量的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烈亏损Ba、Sr、Eu(Eu*/Eu=0.29~0.30),富集REE(>419×10-6)、Rb、Th 和U,较高的高场强元素Zr、Nb、Y和Ga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均表现为A型花岗岩的特征。非常低的Mg#值(0.14~0.16)和较低Cr含量(Cr=10×10-6),高Yb(7.08×10-6~9.02×10-6)、Y(78.7×10-6~90.8×10-6)含量和较高的Th/U比值(5.17~7.79)说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是牯牛降岩体主要形成机制。牯牛降A2型花岗岩特征代表了拉张的碰撞后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4.
皖南新岭脚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新岭脚金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隶属于我国重要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受皖浙赣深大断裂带控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矿石等特征,讨论了它们与金成矿的关系,基本理清了本区金矿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总结了有效的找矿标志,认为本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5.
“江南古陆”东段上溪群变质岩中水母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地质背景概述 "江南古陆"东段变质岩是指皖南地区分布的上溪群.在以往的资料和文献中,人们将它自下而上分为樟前组、板桥组、木坑组和牛屋组,并与江西的双桥山群、湖南的冷家溪群、板溪群及浙西的双溪坞群进行对比,时代定为中元古代;在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上归属于"江南古陆"的东部.由于长期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直到20世纪80年代,对上溪群的时代并无人提出公开质疑.  相似文献   
76.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在该区的工作,以新的锆石U-Pb年龄为依据,论述了皖南构造带的组成、前南华纪基底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以构造变形特征为依据,将皖南构造带分为3个构造分区,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总体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最后,概述了皖南构造带从晋宁期到燕山期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77.
皖南罗冲-宋冲锑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冲- 宋冲锑矿位于皖南南陵县及青阳县境内。本文论述了该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物质来源,进而分析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8.
《浙江国土资源》2012,(10):23-24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对各市政府的绩效考核。《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灾害调查任务,加快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完成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的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79.
皖南-浙西南华系沉积构造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浙西地区南华系与上下地层的关系往往被误读为不连续.本文认为皖南南华系厚度变化比较大,但均包含两个冰期和一个间冰期的记录;虽然湘黔桂鄂地区南华系地层有3个冰期地层单位,但是本文认为华南只可能有两个统一的新元古代冰期;湘黔桂鄂下面的两个冰期单位(即长安组和古城段(组))应同属于江口冰期;由于古城段未见于下扬子地区,故它只能是个次一级的冰期,可称为冰段.通过地层厚度分析,初步恢复了皖南-浙西地区南华系盆地地理形态,并进一步指出裂谷构造作用和冰川作用是共同造就巨厚冰期地层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其中冰川作用是主动的,而裂谷构造作用是被动的、继承性的,是被重新激活的.  相似文献   
80.
刘丽利  曹静平 《江苏地质》2017,41(2):245-250
近年来,皖南地区在钨钼矿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应用GIS技术对皖南地区的地质、矿产、物化遥等综合信息建立地学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内各类成矿信息和找矿信息,借助计算机处理各类数据,进行成矿信息空间综合分析,建立评价预测模型。选用证据权法对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型钨钼矿资源进行空间定位评价和预测,在四级成矿远景区内圈定了23个Ⅴ级成矿区和68个重点区块,并对这些重点区块进行分级与评述,为该地区的钨钼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