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53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22.
王宏语  张峰  杨雄兵 《地学前缘》2021,28(2):362-375
被动大陆边缘深海扇是当今海洋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识别深海扇,明确其时空演变特征,总结关键地质因素对其发育的控制作用,对于建立深海扇成因与预测地质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震与钻井资料综合解释,分析塞内加尔盆地北部次盆白垩纪被动大陆边缘时期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识别深海扇体,并分析其岩性、形态与规模的演变特征;然后分析海平面变化、陆源物质供给、陆坡与沟谷地貌等地质条件对深海扇体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在白垩纪盆地被动大陆边缘阶段,经历了早白垩世的碳酸盐岩台地建设期、Albian-Santonian期碎屑岩沉积被陆坡内外分割的沉积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期的碎屑岩缓坡沉积期等3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从早白垩世Aptian期到白垩纪末期发育了具有不同岩性、形态与规模特征的深海扇体。全球海平面变化、陆源碎屑供给、陆坡与沟谷地貌特征共同制约了深海扇的演化特征,但它们对深海扇发育与演化的影响作用又有所不同。全球海平面变化与陆源碎屑供给特征更多是影响了扇体的岩性粗细与规模,而陆坡沟谷地貌特征则直接决定了扇体的形态与分布。  相似文献   
23.
试论浙东不同盆地塘上组的层位及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证实了浙东不同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并非都为同一层位。天台、丽水及缙云壶镇、舒洪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整覆于馆头组沉积岩之上,其上为两头塘组整覆,层位大致与馆头组上部相当,为下白垩统。小雄盆地上部原称塘上组的一套火山岩,其岩石组合、地层层序、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等与浙东其他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不相同,成岩时代在81.5—92.9Ma,产晚白垩世翼龙和鸟类化石,覆于永康群朝川组之上,其层位大致与永康群方岩组和天台群赤城山组相当,时代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24.
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展示了库车坳陷白垩系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库车坳陷东部野外露头、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坳陷东部白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发育湖泊体系、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和三角洲体系等四种沉积体系类型;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扇三角洲体系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浅湖环境,晚期以三角洲平原相环境为特色;平面上,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南北分带明显,具有南北双向提供物源的特征,粗碎屑分布在坳陷较陡的北侧。库车坳陷东部储层主要由三种三角洲体系砂体和滨岸沙坝砂体构成,砂体厚度大,分布广,储集条件好。  相似文献   
25.
以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稀土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马东山组泥页岩REE为125.2×10-6~175.1×10-6,均值为153.4×10-6,略低于北美页岩;∑LREE为114.4×10-6~160.6×10-6,均值140.2×10-6,∑HREE值为10.78×10-6~...  相似文献   
26.
二连盆地多个凹陷的下白垩统均发育一套湖相白云岩.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地层对比标志层,还是一套有效的储集层.这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寻找优质储层是油气勘探的关键.研究以二连额仁淖尔凹陷的下白垩统湖相云质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云质岩储层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本次研究采用岩心观察、岩石学、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稳...  相似文献   
27.
现代地层学研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陆相和浅海相地层的对比和整和,尽管层序地层学在两种地层中均有很大发展,可是很少有成功的两者对比研究,本文的目的就是用陆地有机相和海相地层水进水退来产生一种新的层序地层演化的整和模式。  相似文献   
28.
黄进教授对丹霞地貌定义很简明,"由陆相红层构成的具有陡峻坡面的各种地面形态称为丹霞地貌"[1].陆相"红层"主要是指中生代后期的白垩系,其次是新生代的第三系.现已被认定的丹霞地貌皆处在这两个层位中,其中主要又在白垩系,湖南尤其如此.丹霞地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具"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学价值",二是"反映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生命记录,重要的、正在进行的地貌演化和地质作用等".本文将阐述的是两个标准的后者,即由白垩系地层的生命记录,反映它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29.
塔里木盆地新和-三道桥地区白垩系巴西盖组为辫状河-滨浅湖相沉积,储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砂相。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次为少量次生孔隙。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和胶结作用较强,溶蚀作用较弱。在沉积作用基础上的成岩作用控制了现今储层面貌,导致孔隙损失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和胶结作用,溶蚀增孔作用非常有限。通过对新和-三道桥地区白垩系巴西盖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体系域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对库车坳陷白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对其体系域的构成及其纵、横向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的天山造山带;盆地及其充填层序的南北不对称性,反映了白垩纪库车坳陷的性质具有前陆盆地的特征。在苏善组的2个层位发现了厚度达10-20m的暗色泥岩,反映本区白垩纪的干热型气候曾间歇性出现过短暂的潮湿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