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73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白云鄂博矿区“白云岩”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云鄂博矿区“白云岩”可以划分成“层状”磷灰石白云石碳酸岩,“层状”细粒稀土白云石碳酸岩、高硅白云石碳酸岩、低硅白云石碳酸岩、方解石碳酸岩等多种类型。它们是同一岩浆源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碳酸岩所携带的成矿物质,造就了白云鄂博矿床。  相似文献   
112.
海泡石是一种层链状硅酸盐,是含水富镁的粘土矿物。该区海泡石矿层厚度一股为2~3厘米,海泡石的单个纤维长一般为几厘米,有的长达十几厘米。笔者对海泡石作了差热、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化学全分析。它的化学成分为:SiO_2 56.16%,MgO 22.61%,H_2O±17.88%。海泡石是由白云质大理岩经构造破碎、分解使镁离子集中沉淀形成的。海泡石的用途较广,可以作为离子交换剂、吸附剂、催化剂、地热和深部石油钻井中的泥浆原料等。  相似文献   
113.
白云鄂博辉长岩类包括淡辉长岩—辉长岩—碱性辉长岩。它们是由岩浆结晶分异过程形成的一套系列。在岩浆演化晚期阶段有碱金属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及轻稀土的一定程度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4.
白云鄂博叠加褶皱及其变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块北缘中上元古界的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在白云鄂博群东南花果山一带褶皱变形十分复杂,为了研究其褶皱形态、变形机制,在原1:5万填图的基础上选近1km^2的范围进行1:2000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为标志层,确定了两期褶皱构造。综合区域资料表明:早期EW向褶皱以纯剪切、纯剪切+简单剪切为主,是加里东运动的结果;晚期褶皱表现为EW向压扁,为印支运动所形成。  相似文献   
115.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久攻不克”,其中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和油气运移是两大难题。滨里海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储量的地质成藏条件分析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模式,即碳酸盐岩油气生成与地幔流体以及与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有关。原油、沥青、干酪根的 Pb、Sr、Nd 同位素组成、碳酸盐岩矿物与含水矿物的高温、高压实验、热液条件下 HCO_3~-与 H_2的实验均证实了上述认识,油气可以通过无机反应生成。根据这一油气生成模式,应该重新审视中国油气勘探的方针。近期可在西部三大克拉通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以“碳酸盐岩—生物礁(白云岩化)—膏盐”的岩性结构为模式有望找到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关键是对生物礁的勘探及识别技术的突破、白云岩孔洞、裂缝储层的识别、预测及膏盐层钻井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6.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白音珠日和苏木以南呼和恩格尔附近出露一套杂岩体,由中心向外依次出现角闪橄榄岩、角闪辉长岩和闪长岩,具有环状分布的特征,并以闪长岩为主。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角闪石等。根据K-Ar同位素表观年龄,呼和恩格尔杂岩体形成于242~287Ma之间。电子探针数据分析表明,角闪辉长岩中的辉石为透辉石,斜长石An值平均为90.6,属倍长石。杂岩体的各类岩石均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相对亏损。根据AlZ-TiO2,An-Mg,Hf/3-Th-Ta以及Hf/3-Th-Nb/16图解,结合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判断呼和恩格尔杂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是二叠纪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北缘下部俯冲事件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17.
白云凹陷断裂作为天然气运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白云凹陷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并依据天然气的气体成分和甲烷与乙烷的碳同位素关系,对天然气的母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天然气的母质类型主要为II—III有机质生源。对坡折带断层活动的时限进行分析,发现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可分为I—IV4个区,每个区的断裂活动均有差异。从I区到IV区,断裂活动依次减弱。番禺低隆起反向断层东西向和南北向活动性存在差异:第三排反向断层活动性强于第二排、第四排又强于第三排。反向断层的主活动期对油气的垂向运移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而结束期对油气的封堵圈闭有重要意义。依据录井天然气的同位素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的分析证实了断裂是本区天然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层的活动与罐装岩屑录井气地球化学特征完全一致。PY34-1-1断层活动微弱,热成因气没有运移到浅层,说明该区天然气的运移主要发生在深层T5层。LH19-1-1在T4—T5、T2层均发生了天然气的运移,甚至在1000m的浅层,也发现了甲烷碳同位素很重(-30‰)的热成因甲烷。这说明在LH19-1-1区块,热成因气已经运移到浅层。与此同时,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直方图与罐装岩屑录井气中的非常吻合,断层活动越强,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峰值越多,这同样表明天然气的垂向运移和分布主要受断裂的活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8.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现及识别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白云凹陷属珠江口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上模糊带的分析, 凹陷中心发育北西西向展布、面积约1000km2的底辟带, 底辟幅度最大可达8km.高精度磁力资料显示底辟带为一个低磁异常区.底辟构造包括龟背上拱、弱刺穿、气烟囱、底辟断层(或裂缝)、海底麻坑等类型, 主要发源于断陷期深湖相的文昌组(始新统) —恩平组(上始新统-下渐新统), 其次为坳陷期浅海-深海相沉积的珠江组(下中新统) —韩江组(中中新统) 的两套巨厚富泥沉积层.白云凹陷具有快速沉降、细粒充填为主、以及新生代的右旋张扭性应力场, 共同造就了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育.底辟构造的存在反映了白云凹陷中心曾经蕴育着高温、超压系统, 与之密切伴生的大量亮点指示着沿底辟构造的天然气垂向输导, 构成了古近系油气运移到新近系—第四系的成藏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19.
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和周边重要地质事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最近的研究发现了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外白云凹陷陆坡深水区的珠江深水扇系统。珠江深水扇系统以珠江为沉积物源、以持续深沉降的白云凹陷为沉积古地理背景、以与全球海退型海平面相反的相对海侵型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层序构成了其发育演化的特殊性,并留下了控制沉积的周边重要事件的记录。23.8 Ma等界面沉积速率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有突变,反映出物源区的变化,可能折射出与青藏高原隆升、南海扩张有关的重要事件,使得古珠江骤然向西部高原拓展,甚至较今天的珠江流域范围还广阔;承载珠江深水扇系统的白云凹陷持续沉降形成了陆坡内盆地,导致21~10.5 Ma BP多个层序深水扇垂向叠置充填的特殊沉积建造;根据60多口井资料建立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具有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相一致的三级旋回和不一致的二级旋回。如果能对珠江深水扇系统实施综合大洋钻探获取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资料,开展珠江深水扇沉积作用与白云凹陷沉降的深部机制、珠江流域演化、海侵型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耦合性等研究,将有利于揭示南海扩张、边缘海沉积、海平面变化、中国西部高原隆升事件的相关联系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0.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凝析气藏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油气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流体包裹体和流体PVT相态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凝析气藏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东部凝析油具有高Pr/Ph、高丰度的奥利烷和双杜松烷的特征,热演化处于成熟阶段,凝析油主要来源于富陆源有机质的浅湖—三角洲相泥岩;凝析气藏天然气成熟度在1.30%~1.80%之间,为富陆源有机质的浅湖—三角洲相烃源岩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凝析气藏中计算凝析油成熟度约为1.00%,远低于原生凝析油成熟度(1.30%)的热力学门限;天然气为高成熟凝析气。研究区至少发生两期油气运聚,晚期形成的高成熟凝析气侵入早期充注的油藏,使油藏中的轻质组分溶于凝析气,形成次生凝析气藏。该结果为白云凹陷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