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谢先德 《地球化学》2010,39(4):396-396
一年多前,日本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岛崎英彦(Hidehiko Shimazaki)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杨主明合作,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稀土铁矿床中发现了一种新矿物,经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矿物命名和分类委员会审查批准,该矿物被命名为Zhangpeishanite,有关该新矿物的详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2.
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储层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储层近年获得了工业气流,储层压力较高,储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灰岩与泥微晶灰岩,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以铸模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且储集层横向变化大,纵向差异显著,总体看,该区储层发育欠佳。通过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分析、成岩演化序列分析以及与邻区普光气田储层成岩作用对比分析,对通南巴地区的储层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研究发现,通南巴地区飞三段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沉积成岩环境的限制,白云化作用非常微弱,基本不发育白云岩储层,这导致本区储层较差;(2)原生孔隙基本消失殆尽,溶蚀作用成为飞三段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同生期的溶蚀作用在各期溶蚀作用中占主导地位;(3)由于在中—深埋藏阶段没有烃类注入,飞三段储层基本无TSR反应,破坏性成岩作用相对增强,储层无法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3.
白云鄂博碳酸岩的方解石-白云石地质温度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方解石-白云石地质温度计对白云鄂博地区碳酸岩的平衡温度进行了测定。出露于东矿下盘的白云岩质火山岩和出露于尖山的方解石-白云石型火山岩获得了较高的温度,分别为681℃和648℃。这些样品中的方解石呈二十微米左右晶形较完整的小片,被稍大粒度的白云石颗粒包裹,未受交代作用影响,推测这种碳酸岩在快速冷却的情况下保存下了其岩浆侵位时的成分特点,从而指示出接近碳酸岩浆侵位时的温度。但本区多数碳酸岩的平衡温度在400~500℃之间,有下列三种情况:(1)具有自形-半自形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的碳酸岩最后的平衡温度为415~496℃;(2)产自东矿的其余样品(火山岩),所测最后平衡温度为431~485℃,在测温的微区范围内可见极细粒白云石方解石与稀土等矿物共生的现象;(3)为交代重结晶结构的碳酸岩明显受到后期热液流体的交代,在流体的作用下共生方解石和白云石在成分上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温度为432~507℃。本文所分析的样品多数结果(371~507℃)与用白云石(方解石)和磁铁矿氧同位素温度计对白云鄂博碳酸岩的计算结果(360~546℃)十分一致。虽然有研究者对方解石-白云石温度计用于火成碳酸岩表示过质疑,但本文资料表明火成碳酸岩最后的平衡温度是可以运用方解石-白云石温度计法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104.
LW3-1-1井是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白云深水区钻探的一口深水井,在4个目的层钻遇工业气流。该井在中新统珠江组和渐新统珠海组钻遇大套泥岩。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新统珠江组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为Ⅲ型,Ro0.5%,IH200mg/g,氯仿沥青"A"GC-MS分析结果在TIC上显示的几乎全是芳烃系列化合物,正构烷烃不可见,表征中新统珠江组烃源岩倾气。渐新统珠海组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为Ⅲ—ⅡB型,Ro介于0.44%~0.54%间,IH主要为200~300mg/g,氯仿沥青"A"GC-MS分析结果在TIC上芳烃化合物和正构烷烃并存,表征珠海组是以倾气为主,但也有部分层段是倾油气的。珠海组在分子组成上较珠江组明显富含正构烷烃,表明珠海组的倾油气性比珠江组强。  相似文献   
105.
白云嶂中生代晚期碱性火山岩的基本特征与成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宗胜 《广东地质》2001,16(4):22-28
粤东白云嶂中生代晚期碱性火山岩沿近东西向区域性高要-惠来断裂带展布,岩石为一套碱长流纹质-粗面质火山岩组合,晚期为次火山岩侵入,成岩年龄在(140~129)×106 a之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岩物质极可能源自下地壳的深源岩浆,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造山晚期.  相似文献   
106.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与辽北汛河流域中上元古界中陆源碎屑普遍较多,三者沉积序列相同、岩石组合相似、含有相同的叠层石组合,为靠近古陆边缘同沉积断裂活动较强的环境形成的。它们与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均属陆台沉积盖层,可以对比。应以燕山中上元古界划分标志对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白云鄂博群中微生物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左  王楫 《中国区域地质》1994,(3):281-283,T001
  相似文献   
108.
白云鄂博的钾-钡长石系列与钡交代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的顶板围岩——钾交代岩中发现大量含钡的钾微斜长石,其钡长石(Cn)分子含量变化于5.5~13.8mol%Cn之间,构成钾钡长石系列矿物.Cn含量高者则形成钡冰长石并与含Cn较低的钾微斜长石构成环带构造.本文根据钾钡长石系列矿物的显微构造、化学成分及其矿物组合特点确定了在本区普遍发育的另一种热液变代作用——钡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关于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岩问题,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从白云石化作用入手,介绍根据古代白云岩的成因所建立的五个主要成因模式:蒸发作用模式、渗流-回流模式、混合白云石化模式、埋藏白云石化模式及海水白云石化模式,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认为利用染色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微量元素分析、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包裹体测温等综合手段进一步研究,最终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湖北随州薛家店地区灯影组去白云石化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随州薛家店地区灯影组去白云石化特征及意义翟永红郭成贤(江汉石油学院,湖北荆沙434102)关键词去白云石化方解石储层灯影组湖北随州去白云石化是一种白云石被方解石交代的成岩现象。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但多侧重于实验室研究机理和条件的研究,如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