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疏勒河中游水资源利用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疏勒河中游玉门盆地的地下水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地下水水位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75%以上的耕地存在程度不同的盐碱化.旨在开发流域水土资源的"疏勒河工程"正在实施,本文在继承其水利规划用水需要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优化管理模型对昌马、双塔两灌区用水方案进行了优化配置,使地下水利用方案更加合理,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疏勒河上游流域地面坡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谱是以某项坡面因子为自变量,其对应的地面面积为因变量所构成的统计图表或模型。坡谱用微观的地形因子反映宏观的地貌特征的空间分异。以ASTER GDEM V002作为基础数据,利用Arc GIS中数字地形分析工具,提取了疏勒河上游流域的地面坡度、坡向、坡度变率、坡向变率,并分别进行了面积统计,绘制了坡谱曲线。结果显示:研究区以陡坡、斜坡为主,二者占总面积的74.16%,陡坡主要分布在疏勒南山、托来南山,斜坡则主要分布在山脉与盆地的过渡地带。在疏勒河盆地和昌马盆地,坡度变率较小,而坡向变率则较大。疏勒河上游流域地面坡谱反映出研究区地面起伏大,地形破碎。坡度变率、坡向变率对山脊线、疏勒河沟沿线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4.
祁连山疏勒河上游基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枯季水文特征之一. 基流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河流湖泊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祁连山疏勒河上游出山口控制水文站昌马堡站1954-2009年的日径流资料,采用递归数字滤波法和平滑最小值法对日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对比分析基流和基流指数BFI的变化特征,并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探讨基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有差异,但平滑最小值法更适用于研究区. 疏勒河上游多年平均基流量为6.07×108m3,基流变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基流量增加最为显著. 研究区多年平均基流指数为0.66,基流指数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但年内波动幅度较大. 在长时间尺度上,降水是基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变化.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水的增加和冻土的退化,间接的影响了基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5.
46.
据河西走廊西段敦煌—金塔一带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反映的构造格局,通过构造应力场和动力学分析研究认为,基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东北段存在尾端效应,产生一系列与走滑断裂伴随的裂陷盆地和挤压隆起,能量的消减和转换致使阿尔金断裂止于花海裂陷,向东并未延伸;在疏勒河两岸遥感影像和色调差异,主要反映两侧山前冲洪积扇发展不平衡,岩性含水性的差异,疏勒河隐伏断裂在地球物理场未能得到佐证;敦煌盆地地热田受NNE向张性断裂导热,NNE向压扭性断裂阻水阻热两重因素控制,热源除地壳正常增温还有壳内局部热源叠加。 相似文献
47.
以疏勒河断裂带中段及北山地区遥感图像解译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地区重力场深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特征以及活动性构造的应力状态、发震力学条件的分析,对北山岩体进行了地质稳定性评价,认为疏勒河断裂及其北山岩体是地壳稳定性较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48.
沿丝绸之路古道西行,出敦煌,过党河拐弯西北行约100公里,便到达了古玉门关。冉沿古老的疏勒河河谷继续西行,经汉长城、河仓城及一些烽燧等古迹,再行约80公里后,只见在高远的天空下,苍茫大漠戈壁漫漫无际,大漠深处,一列列“古堡”长城横陈,在其周围,一座座赭黄色风蚀土丘千姿百态,这就是中国西部地区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敦煌人俗称“魔鬼城”,西与罗布泊连通。2001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在这里建立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49.
沿丝绸之路古道西行,出敦煌,过党河再折向西北,车行约100公里路,便到达了古玉关。之后,沿着古老的疏勒河河谷继续西行。经过长城、河仓域,还有一些烽火台等古迹,行约80公里后,眼前顿觉一亮。在高远的天空下,苍茫戈壁漫漫无际,大漠深处,一列列“古堡”横陈,在其周围,一座座耸立的赭黄色风蚀土丘千姿百态。噢!这就是中国西部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了。 相似文献
50.
基于河西走廊疏勒河中下游绿洲天然胡杨林下8个采样点720个土壤样品和6.8524 hm2的7个样方,应用统计学及相邻格子法等研究了胡杨林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深度而增加,土壤全盐量变化与之相反,两者在80 cm土层之上变化剧烈,之下变化平缓;土壤水盐含量变异差异明显,均属于中强度变异。各层土壤水盐含量存在着自中游向下游水分减少、盐分增加、表层聚盐加重的显著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胡杨林生长受到土壤水盐胁迫,种群结构残缺;下游胡杨林分偏老,稀疏矮小,已明显衰退。长此下去,下游胡杨林将因快速衰退演替而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