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给电磁辐射预测矿井冲击地压灾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磁波和损伤力学理论初步分析了电磁辐射能和加载机械能的关系;采用试验和能量理论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煤体变形破坏产生电磁辐射能与受载煤体能量积聚、耗散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载机械能与煤体变形破坏产生的电磁辐射能成系数为m正线性关系,m与煤体的弹性模量成0.107 4的比例关系;受载煤体峰值弹性应变能与电磁辐射能成正对数关系,煤体的弹性能指数与峰值累积电磁辐射能、总累积电磁辐射能均成正线性关系,电磁辐射信号反映了能量聚集和耗散的状态,表征了煤体冲击破坏的难易程度。因此,电磁辐射能够预测矿井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云闪放电通道发展及其辐射特征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利用闪电宽带干涉仪系统,对中国南方(广东)地区云闪时空演变特征、辐射及其相应电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云闪电场变化波形,云闪放电过程可划分成活跃阶段和最后阶段,辐射源定位结果表明,云闪放电起始于向上发展的负击穿过程,通道向上发展的速度约为3~3.3×105m·s-1。云闪放电的主通道在活跃阶段形成,该期间辐射源随时间演变和相应电场变化表明,云内电荷结构具有上正下负的偶极性电荷结构。云闪的最后阶段辐射源主要在早期形成的通道内出现,其辐射源活动特征与地闪的回击过程比较相似;云闪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2~3MHz以下的低频段,且辐射强度随频率增加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43.
44.
Superfine graphite powder was prepared by ball-milling exfoliated graphite containing anhydrous CuCl2 in planetary ball milling systems.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heating a mixture of anhydrous CuCl2 and graphite nanoshee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tage-1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the domain wall and core in the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CuCl2 in the mixtu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ize of the nano-scale CuCl2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相似文献   
45.
斯波塔克地震余震的电磁辐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47.
地震电磁辐射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皓 《地震学报》1991,13(2):254-258
本文简要评述了近年来震前电磁辐射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以及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已取得的初步结果表明,新发现的震前电磁辐射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可能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短临前兆.鉴于地震电磁辐射机制及其空间耦合与时间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必须深入探索电磁辐射前兆现象与孕震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观测工作与理论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并结合多种前兆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48.
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本文提出了岩石破裂时的电磁辐射是裂纹尖端电荷随着裂纹加速扩展运动所产生的假说.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推导了岩石破裂时初始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加速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其速度和加速度值.根据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理论,解释了裂纹尖端带电荷的现象.利用岩石在单轴压缩致裂过程中记录到的近场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计算了裂纹扩展时裂纹尖端的电荷量和远场电磁辐射强度.通过对电磁辐射波谱分析的研究,得到岩石破裂时电磁辐射频率上限的估计值.最后对岩石破裂时出现的声光电磁现象在理论上作了统一的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9.
714S天气雷达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分析及电磁辐射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对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干扰影响,并依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相关国家标准,通过对714S天气雷达功率密度的计算,分析了该雷达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区域,结果表明:距离该雷达325.5 m以外属安全区域;距离在100-325.5 m为建筑物限高区;距离在100 m以内为雷达旁瓣辐射影响区.  相似文献   
50.
太阳空间观测为揭示太阳新的观测现象与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空间观测具有全波段、全时段、全方位以及无大气抖动和大气散射光等观测优点。本文着重探讨了太阳空间长波射电观测、X射线观测、紫外线观测的成就与研究结果。这些波段(包括光学)的爆发均起因于太阳大气中被加速的荷能电子与太阳等离子体、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辐射,其能量约占太阳耀斑总量的1/4,即1025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