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分析了河南安阳测震台用DC-Ⅱ型电磁辐射异常监测仪记录的地震电磁辐射异常曲线的特征,指出,用异常幅度和异常持续时间相结合的方法可突出地震前兆异常,用震例说明,电磁异常对中强地震的短临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2.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即电磁波对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污染-电磁辐射。本文叙述了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国家标准对电胶辐射防护规定,必须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监测。  相似文献   
233.
矿震震动波速度层析成像评估冲击危险的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震震动波速度层析成像,作为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在冲击矿压危险评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截至目前,采用该技术评估冲击危险的现场应用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与传统监测手段的对比验证研究,还未见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将层析成像技术和微震实时监测相结合,对河南义马跃进煤矿2511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P波速度进行了反演,并对比分析了该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强矿震主要发生在高波速区或高波速变化梯度区;波速与数值模拟结果、钻屑量、钻孔应力值以及电磁辐射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对应一致性较好,进而验证了矿震震动波速度层析成像技术评估冲击危险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波速与应力或冲击危险的直接及定量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汶川地震及其余震期间的ELF电磁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利用卫星技术观测地震前的电磁扰动已得到地震学界的广泛关注, 并被认为是研究地震电磁前兆的有效途径之一(Larkina et al, 1989; Parrot, 1994; Serebryakova et al, 1992; Molchanov et al, 1993; Nemec et al, 2008).  相似文献   
235.
236.
237.
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研制的KBD5矿用本安型电磁辐射监测仪测试了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煤岩体的电磁辐射,分析了电磁信号与采掘工艺及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性等的关系。研究表明,煤矿采掘过程伴随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煤岩体受到采动影响后应力重新分布或变形破裂趋向新平衡的结果;有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时,有明显的电磁异常前兆;采取防治措施后,电磁辐射显著下降。电磁辐射技术在煤矿可以用于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  相似文献   
238.
王峰  程小泉  许农 《气象》2007,33(9):107-111
为定量分析天气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作者根据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结合对安徽即将布点的三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环境评价工作的成果,理论推导其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按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HJ/T10.3-1996)的要求,分析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由此计算出天气雷达工作时主瓣方向及旁瓣方向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对雷达布点站址选择及运行时的电磁防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9.
岩石标本破裂时的电磁辐射和光发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做闪长岩和大理岩破裂试验时,同时记录到电磁辐射和光发射,并利用记录到的磁场值计算出了电场强度。结果表明,这个电场强度比压电效应形成的电场强度大2、3个量级,算出的破裂面之间的电压大于空气的击穿电压。因此,岩石破裂时裂缝间的空气被击穿,这就是发光的原因之一。 另外,发光的形状与岩石标本破裂的形状相似。本文提供了一种研究岩石破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40.
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了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脉冲数与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产生机制及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建立了等围压三轴应力状态下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模型,实验测定并分析了单轴压缩状况下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力电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含瓦斯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力电耦合模型很好地反映了煤岩变形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特征规律和微观损伤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