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91篇 |
免费 | 1351篇 |
国内免费 | 5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4篇 |
大气科学 | 87篇 |
地球物理 | 2529篇 |
地质学 | 2567篇 |
海洋学 | 204篇 |
天文学 | 76篇 |
综合类 | 170篇 |
自然地理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292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39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161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173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289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219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159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8篇 |
1974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ScanSAR模式是现在SAR卫星的工作模式之一,具有幅宽大,时间间隔短的优点。介绍了ScanSAR的成像原理,重点分析了全孔径RD算法,改进的SPECAN算法和ECS算法等几种适合于ScanSAR模式雷达回波成像的算法,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解决瞬变电磁检测技术遇到地底干扰物时在探测精度方面的不足,从载流直导线出发,利用磁场矢量叠加原理,计算单个正三角形空间磁场分布,设计了一种正三角形发射线圈阵列。为得到更好的磁聚焦特性,利用遗传算法对线圈阵列的具体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87.5%及以上的磁场能量集中在半径0.113m的特定区域内。说明该线圈阵列在较小目标区域实现了聚焦,具有良好的聚焦性,可以应用在瞬变电磁检测技术发射回线中。 相似文献
104.
皖南云岭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云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上的一个热液脉型矿床。基于云岭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在该区开展了岩石露头测定、岩石标本物性测定和地球物理学相关研究。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法,识别本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向断裂带。根据激发极化法圈定高极化率异常区,并结合相应区域电阻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磁异常分布特征建立4种地球物理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高阻-高极化模型、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和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这4种地球物理模型建立在该区岩石物性与矿床成因基础之上,分别对应不同含矿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对应接触带上硫铁矿成矿区;高阻-高极化模型对应含矿硅化带;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对应围岩蚀变带;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对应岩浆侵入区。依据以上模型,可圈定NE向断裂带、断裂带西侧高阻硅化带及东侧蚀变岩体为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地震电磁现象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近年来中国地震电磁现象(包括地面电磁场、大气电场、地磁脉冲和电离层扰动等)的观测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06.
107.
用ASM/RXTE数据对Crab天区的直接解调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技术,对ASM/RXTE的模拟数据和Crab天区观测数据进行了成像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于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技术,可以利用正在运行的X射线天卫星RXTE上的全天监测器ASM实现硬X射线天空的成像。 相似文献
108.
红外相机OASIS的偏振器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为日本冈山天文台1.88m镜红外相机(OASIS)研制的红外偏振器.该偏振器与OASIS配备可实现~4.1′视场的近红外成像偏振观测.偏振器包括可旋转的消色差半波片和固定的致冷偏振片,通过旋转半波片对入射光的调制取得线偏振测量.实际观测给出JHK波段的偏振效率分别为86.3%、97.0%和97.5%.并给出了OASIS偏振观测与前人观测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9.
报告分子外流源L1211 中新发现的12 个近红外HH 天体.在L1211 的~4’区域,取得了JHK’宽带和H2 v = 10 S(1) 发射线窄带的近红外图像.分析表明,新探测到的许多红外源与浓密分子云物理成协,其中有20 多个源表现出典型的T Tauri 星、Herbig Ae/Be星和原恒星的红外超.L1211 中的IRAS点源没有被观测到,可能是更深地埋于分子云中.对红外观测和分子线观测消光估计的比较显示,小于2μm 的近红外观测还不足以揭示深埋于分子云的整个年轻星团.根据近红外HH 天体的形态分布和红外源性质,能进一步证认这些HH 天体的激发源.其结果表明,L1211 分子云中具有多个红外源驱动的多个外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0.
上海天台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在1988-1989年间作了若干性能观测,本阐明了其测试的方法和结果,并对这回望远镜的天体测量使用提供了某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