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80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50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区域间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扩大,其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亟待加强。在对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包括数量、素质特征)及农用地和建筑用地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劳动力转移与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关系。研究显示:发生转移的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平均受教育水平为9.85a,相当于高中教育初期阶段;京津沪地区和西北地区劳动力转移度较高;全国农用地和建筑用地综合利用效率水平较低,大多数省市农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规模效率较高,经济发达地区农用地和建筑用地纯技术效率较高;大部分省市建筑用地利用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趋势;农用地和建筑用地利用效率均与劳动力转移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转移的劳动力素质无关;对有效拟合方程求解得到劳动力转移度最优值为0.84。目前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应该侧重于提高纯技术效率,合理配置其投入产出关系;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出发,未来的政策应该鼓励劳动力省际转移。  相似文献   
992.
为进一步深化空间数据模式匹配认识、明确空间数据模式匹配用途,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首先概括描述了模式匹配在空间数据模式集成、空间数据实例集成、更新信息传播、语义查询处理、地理服务发现等技术应用中的基础地位和引导作用。然后,针对目前人工手动匹配方式的不足,以自动化模式匹配系统研发为目标,从匹配实施方法、匹配效率优化、匹配结果表达、匹配质量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模式匹配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方法、不足及动向。结果表明,当前模式匹配研究仍面临着许多理论难题和技术挑战,而空间数据模式因具有种类多、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其匹配问题较一般数据模式将更加复杂,亟须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93.
渭干河流域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用水是干旱区水资源消耗的主体,通过流域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来探索干旱区农业用水情况及进一步挖掘其节水潜力,对实现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定量分析法,从区域和种植作物类型分析了2000-2009年渭干河流域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特征;而后基于改进的差值分解分析法从不同地域空间探讨了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种植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最后选取了可能影响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相关指标,运用SPSS回归分析了影响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09年渭干河流域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整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不同流域空间下降幅度大小为上游(-0.99)、中游(-0.29)、下游(-0.22),不同作物水资源消耗强度减幅大小为:其他作物(苜蓿、甜菜和薯类等)(-2.91)、瓜果类(-0.90)、蔬菜(-0.86)、小麦(-0.60)、油料作物(-0.36)、玉米(-0.32)、棉花(-0.20)、林果业(-0.09)。(2)10 a间流域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主要归因于效率效应,其总体贡献率为95.41%,但种植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的贡献在不同地域空间表现出差异性。(3)人均农业产值、单位面积平均灌溉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和年降水量对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影响显著,其中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与人均农业产值呈负相关;单位面积平均灌溉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和年降水量与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呈正相关。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农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张向达  朱帅 《地理科学》2018,38(7):1165-1173
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2000~2015年的农业投入和产出数据,采用随机非参数包络分析法(StoNED),估算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的技术效率和影子价格,提出了基于技术效率和影子价格的农业灌溉用水弹性需求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产出条件下,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无效比2000年降低了23.68 %、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有效提高了25.02%;哈尔滨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高,达到了0.978 8;齐齐哈尔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最低,为0.685 4;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影子价格平均值在2.04~3.86元/m3之间波动,各地市农业灌溉用水影子价格平均值波动性较大,其极差达到了11.92 元/m3;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农业总产出和农业用水技术效率每增加1%,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分别减少4.64%、增加1.10%和减少0.20%。  相似文献   
995.
崔学刚  方创琳  张蔷 《地理学报》2018,73(6):1149-1161
中国城市群正面临着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而高速交通建设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探究高速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将是一个重要议题。以山东半岛城市群42个陆域县级单元为例,采用高速公路相对密度、与高铁站点及机场的空间距离等指标,构建高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并以土地、资本、劳动力及经济、环境效益作为土地投入产出要素,采用DEA模型测算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分析高速交通优势度和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关系,结果发现:① 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存在空间差异性,以济南、青岛两大枢纽为中心,枢纽圈层(另含青州、威海次级枢纽)呈现显著的空间协调性,而随着与枢纽城市距离的增大,空间协调性呈现衰减态势,其中潍坊、海阳等远离枢纽城市的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滞后于高速交通优势度,而利津、垦利和五莲等远离枢纽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欠发达地区呈现低水平的空间协调性;② 缘于要素集聚与内生增长机制,高速交通类型多样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③ 高速交通可通过枢纽效应促进优势要素与技术以空间外溢的形式在核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传递,进而重构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④ 高速公路的均衡建设促使山东半岛城市群破除了高速交通建设的短板效应制约,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均衡态势,加之高铁站点、机场节点式布局明显,导致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宏观上高效集约、微观上团-轴凸显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96.
何昭丽  孙慧  张振龙 《干旱区地理》2017,40(6):1282-1289
为了更好地提高旅游专业化水平,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根据2004-2014年跨省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效率,全面分析了入境旅游发展效率的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效率较低,呈现低位小幅波动特征;东部、中部、西部的技术效率分别为0.65,0.49,0.4,中部效率为中间水平,技术效率东西差异明显;旅游资源品位、贸易开放度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效率的正向影响最明显,交通状况、外资开放度、产业环境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小;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Study of polluted soil remediation based on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is generally known that soil pollution poses a terrible hazard to the environment, but the present techniques of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cannot control this growing threa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pollutan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pumping and treating, which is a typical washing technology for the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with methods that utilize freeze-thaw cycles. In the soil freezing process, water shifts from unfrozen soils to the freezing front,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soil will be enhanced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gradients and water condi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urific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through freeze-thaw action. We conducted a cleansing experiment on clay and silica sand infused with NaCl(si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foun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purification was enhanced remarkably in the latter by the freeze-thaw action. To assess the effective extraction of DNAPLs in soil,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on suction by freezing, predicated on the different freezing points of moisture and pollutants. We found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the freezing-thawing action, enabling the DNAPL contaminants to be extracted sel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998.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综合评价法测算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交互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9年江苏省各地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协同递增式演变,在时间尺度上具有锁定效应,空间分异格局高度相似,高值区和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锡常地区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带,较低值区和低值区集中在苏中及苏北地区;2)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整体从2005年的0.34升至2019年的0.61,协调效应逐渐由弱转强,其中苏州市率先迈进协调发展阶段,而连云港、淮安和宿迁仍处在协调过渡阶段,协调度整体为苏南>苏中>苏北;3)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交互响应关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受自身系统内部结构和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双重影响,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受自身系统内部结构影响较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车磊  白永平  周亮  汪凡  纪学朋  乔富伟 《地理科学》2018,38(11):1788-1798
提高绿色发展效率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Super-SBM模型对中国(除港、澳、台、西藏地区)2005~2015年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从空间异质、空间关联与空间机理3个方面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绿色发展效率的溢出效应并探讨各要素的空间传导机制。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国绿色发展效率表现为“先平稳再快速再稳定”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地区间差异较大,形成了“东--西”阶梯式递减和“南--北”对称式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T”字型发展格局逐渐凸显。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逐步降低,热点区域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稳定的热点区,中西部形成稳定的冷点区。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自组织性逐渐增强,空间差异不断扩大,由空间自相关导致的结构化分异更加明显,随机成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正逐渐减弱,西北-东南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方向。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水平、技术创新和能源强度产生明显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则具有显著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对1990-2006年中国特大城市要素资源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城市效率研究显示,特大城市平均效率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进一步的分类研究发现:①东、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综合效率一般要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相似的特征;②纯技术效率与城市规模成弱负相关关系,即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纯技术效率越低;③城市规模与规模效率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城市规模越大,规模效率越高.城市效率变化研究显示,1990-2006年特大城市效率呈现弱改善趋势,但技术退步和生产率下降明显.其中1990-2000年全都呈上升趋势,而2000-2006年全都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的分类研究显示:①城市综合效率和生产率变化趋势是,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提高,中西部地区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最明显.②不同规模城市的综合效率变化表现为,特大城市提高,超大城市和巨型城市下降;③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都呈现下降趋势;④不同规模城市的规模效率都呈上升趋势,存在随特大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规模效率提高的趋势呈现递减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