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714篇
  国内免费   1665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585篇
地球物理   586篇
地质学   2247篇
海洋学   475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50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9 毫秒
71.
锇粉中杂质元素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亚莉  邹晓秋 《岩矿测试》1997,16(4):262-266
利用ICP_MS技术建立了锇粉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在浓HNO3介质中,锇以OsO4形式挥发除去,分离锇基体后,可直接测定的痕量元素达50余种。取样量0.1g,测定限为0.2~246ng/g,可实现质量分数w(Os)为99.9999%锇粉中杂质元素测定。结合ICP_AES测定K、Na、Ca、Mg、Al、Fe、Si和P,可实现锇粉原料及产品的纯度分析。  相似文献   
72.
本文在分析了岩体系统的结构性和水力学特征后,提出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数学模型的机理分析、混合分析及系统辨识建模方法。运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集中参数模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机理分析和混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双场耦合及与温度场三场耦合的连续介质分布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73.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石油勘探、成矿预测及斜坡稳定性评价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4.
一种新的、快速的碳、氮、硫同位素测定手段──EA-IRMS连线分析技术储雪蕾(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连线分析碳,氮,硫同位素碳、氮、硫三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地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75.
水文水资源中不确定性分析与计算的耦合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晶  邓育仁 《水文》1996,(1):19-21
指出随机性,模糊性和灰色性往往共存于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之中,在不确定性分析和计算时不宜孤立地采取单一的方法,应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采用耦合的途径,介绍了现有的各种耦合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耦合思想。  相似文献   
76.
韧性剪切作用与深源流体演化和金矿化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流体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有很薄弱。文章通过对流 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演化,韧性剪切带中流体演化与矿化的关系。成矿作用发生于深源流体与上地壳流体的“混合”阶段及流体围岩交代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77.
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创兵  熊文林 《地震学报》1997,19(2):154-163
提出了地应力场中岩体不连续面变形的本构关系,讨论了渗流与应力耦合条件下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应力对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不连续面的开度和不连续面网络的水力传导路径而产生的;裂隙岩体渗透性随岩体埋深的增加呈负指数减小,随侧压系数的增大呈双曲线减小.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可望应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78.
由年、季气候变化工作组(WGSIP)、气候变化数值试验工作组(WGNE)和气候变化耦合模式工作组(WGCM)联合主办的“集合方法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8日至22日在英国Exeter召开。  相似文献   
79.
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最新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R42L9)与一全球海洋环流模式(T63L30)耦合形成的全球海洋-大气-陆面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新版本已积分30 a的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年际变化及其纬向传播、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与其他洋面SST变化之间的遥相关关系、赤道太平洋浅表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COALS模式模拟出了赤道太平洋SST异常出现不规则的年际变化特点;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的向西传播过程;赤道太平洋混合层海温变化由西向东、由深层向浅层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模拟出了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与赤道西太平洋以及与西南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反相关关系,与南印度洋和副热带大西洋SST之间的正遥相关关系等实际观测现象.但COALS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赤道东、中太平洋SST异常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偏小,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变化比赤道中太平洋强的特点;赤道太平洋SST从东向西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观测慢得多,但混合层海温极值变化由西向东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情况快得多;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同西北太平洋SST的负相关和北印度洋海温变化的正相关现象,因此也影响了对南亚、东南亚降水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0.
2002年6月13日重庆区域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中  周毅 《气象》2004,30(5):30-32
通过对重庆西部“6 1 3”区域大暴雨的分析 ,发现此次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 ,结合地面弱冷空气条件下产生的 ,同时对ECMWF和T2 1 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发现ECMWF和T2 1 3的形势预报能力都比较好 ,但T2 1 3的部分物理量要素和降水量预报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