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2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范晔  崔腾发  杜学彬  叶青 《中国地震》2020,36(2):234-243
作为地电场最重要的背景变化组成成分之一,地电场日变化普遍存在。本文选取中国大陆10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应用时序迭加和谐波分析方法,研究地电场日变化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基本特征。地电场日变化大多呈现"两峰一谷"或"两谷一峰"的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一年四季基本相同,但是幅度、相位略有差异。此外,利用地磁、地貌、电性结构等资料,对地电场日变化的复杂性及与空间电磁活动、地下电性结构及潮汐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地电场日变化特征本质是受空间电磁活动和地下介质电性结构、水文、地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地电阻率正常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测地壳浅层电阻率随时间变化以寻找地震信息是地电阻率方法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发现正常(无震)情况的地电阻率仍然存在着复杂的变化,给定量和定性分析地震异常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本文分析了一些台站正常地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变化电性剖面模式”,来阐明一些台站正常地电阻率变化的复杂过程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从此观点出发,导出以二层电性剖面为特征的台站正常地电阻率相对似年变化幅度公式。通过典型计算,提出获取平稳的正常原始资料是解决上述困难问题的方向,并指出了获取平稳正常变化资料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3.
京津唐渤及其周围地区是我国的强烈地震活动区之一。自1976年以来,我们在该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完成了近30个测点。所得结果表明,本区壳内存在高导层,与地震方法确定的壳内低速层一致。平原内上地幔高导层埋深50-80公里,山区大于100公里,与地震方法确定的上地幔低速层基本一致,同时与大地热流测量、居里等温面计算和对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基本吻合。本区绝大多数地震位于壳内高导层之上,强烈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幔高导层隆起的边缘。最后讨论了本区强震活动与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宁夏海原大震区西安州—韦州剖面大地电磁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穿过宁夏海原大震区西安州(N36.5°,E105.5°)北至同心县韦州(N37.28°,E106.48°)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采用远参考道大地电磁方法进行测量和资料处理,得到高精度的数据如视电阻率、阻抗相位、二维偏离度、最佳主轴方位角等. 依据这些数据,对测区的电性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和二维定量反演解释. 结果表明,沿剖面可以分成5个电性区块,与西、南华山隆起(Ⅰ)、兴仁堡—海原盆地(Ⅱ)、中卫—清水河盆地(Ⅲ)、中宁—红寺堡盆地(Ⅳ)和鄂尔多斯西缘带(Ⅴ)对应,各区块的边界由大断裂构成. 地表到深度10km左右,西、南华山隆起和鄂尔多斯西缘带呈高阻特性,兴仁堡—海原、中卫—清水河、中宁—红寺堡三个盆地的电阻率较低且呈盆地凹陷形状,盆地基底显示为西南深东北浅的簸箕状起伏形态,基底最深约为8km. 西、南华山隆起、中卫—清水河盆地和鄂尔多斯西缘带的下地壳为“正常”电阻率结构. 兴仁堡—海原和中宁—红寺堡盆地的下地壳上部为“异常”低电阻率带. 1920年的海原大震区存在明显的电性结构差异,震区西南侧和上部区域为相对高阻,东北侧和下部区域为相对低阻.  相似文献   
105.
刘益中 《江苏地质》2004,28(4):210-213
DQ市国土资源局在目标区内投入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地热勘查。通过适合城市施工的测网布设与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资料处理和针对地热目标的异常提取,解释该区水文构造地质条件与地热远景预测,提出地热开发的有利井位。并以近期施工的钻井试水情况,阐明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刘瑞安  权继民 《地下水》2006,28(2):60-62
储热层由于其具有温度高、密度小(孔隙度大)等特点,尤其是在有基底隆起、断裂发育的情况下,会引起电、磁、重力及放射性等地球物理场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所导致的异常就成为了解地下热储、圈定地热异常区、寻找地热田位置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关中盆地新生界储热层的电性特征及其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其提高对测井资料的研究,更加合理的解释和划分储热层.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地下电性结构探讨中国东北活动火山形成机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东北地区是我国现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也是许多学者十分关注的地区。本文回顾了前人提出的关于该地区火山成因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在东北活动火山区大地电磁观测研究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和采用大地电磁网观测研究的地幔1000km以上的电性结构成果,发现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存在地壳岩浆囊,其它活动火山没有发现地壳岩浆囊,但都存在通往地幔的岩浆通道;东北地区在80~120km左右和200~250km可能存在与地幔岩浆囊相关的地幔高温流体。基于电性结构的研究成果,作者提出了一种东北地区可能的活动火山成因假说。认为东北火山的成因可能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幔过渡带后产生脱水有密切关系。这种水以矿物组分或流体方式向上运移,在地幔200-250km和80~120km左右聚集,80~120km的聚集区可能是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8.
对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及西南缘的3 条大地电磁剖面进行了分析。盐池—阿拉善左旗剖面:整条剖面上均有壳内低阻层和上地幔低阻层分布,低阻层在银川断陷盆地上隆。定边—景泰剖面:壳内低阻层仅出现在弧形断裂带区,但上地幔低阻层在整个剖面上都有分布。在弧形断裂带区上地幔低阻层埋藏深度加大,但并不上隆,这与北面银川断陷盆地的上地幔上隆形成反照。分析认为,银川断陷盆地属于拉张性质,而弧形断裂带区属于挤压性质,由于均衡调整作用,造成了两者上地幔结构的反差。成县—西吉剖面:以天水太京测点为界,其南、北两段的电性结构差异较大,这为划分南、北两个地质单元提供了深部结构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1975年,1994年两次选测台址以及四平地震台多年工作,扼要阐述了四平地震台地质构造环境和区域岩层电性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闾阳—梨树断面深,浅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壳-幔波速,电性等深部地球物理信息,结合区域地质及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等资料,对闾阳-梨树断面进行了地质推断解释,并简略讨论了壳-幔结构对浅部构造运动的影响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