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705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295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261.
本文利用中国北极黄河站多波段全天空极光观测数据,选取稳定的日侧极光弧,统计研究了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与极光发光强度I_(557.7)的相关关系.发现I_(557.7)在午前暖点和午后热点区附近出现极大值,分别为2.2kR和2.9 kR;而I_(630.0)在磁正午出现极大值,为1.5kR.当I_(557.7)从0.1kR增加到10kR时,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也由0.2增加到9.结合DMSP卫星探测的沉降粒子能谱数据,找到17个DMSP卫星穿越黄河站上空极光弧的事件,共穿越40条极光弧.得到了沉降电子的平均能量正比于极光强度比I_(557.7)/I_(630.0),沉降电子的总能通量正相关于极光强度I_(557.7)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反演所有极光弧的电子能谱,发现在午前和午后扇区,产生极光弧的沉降电子主要来源于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在高纬出现强度较弱的弧,对应等离子体幔区域.在磁正午附近,沉降电子的平均能量较低,极光弧处于低纬一侧,粒子源区主要是低纬边界层.  相似文献   
262.
利用日本GPS网探测2011年Tohoku海啸引发的电离层扰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平面的海啸波会产生大气重力波进而引发电离层扰动.本文利用日本GPS总电子含量数据来探测2011年3月11日Tohoku海啸引发的电离层扰动.观测结果表明,在日本上空的电离层中存在两种重力波信号,分别由海平面的海啸波以及地震破裂过程产生.地震产生的电离层重力波分布在震中周围(包括海洋上空以及远离海洋的区域),而海啸引发的电离层重力波主要分布在海洋上空.地震产生的电离层重力波具有不同的水平速度,包括约210 m·s-1以及170 m·s-1,其频率为1.5 mHz;而海啸引发的电离层重力波水平速度快于前者,约为280 m·s-1,其频率为1.0 mHz.此外,海啸引发电离层重力波与海平面上的海啸波有相似的水平速度、方向、运行时间、波形以及频率等传播特征.本文的研究将电离层中的海啸信号与地震信号区分开来,进一步确认电离层对海啸波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63.
研究了通过采样间隔为1 s的GPS三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1 Hz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变化率(RVTEC)的方法,推导了直接采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RVTEC的公式,对一般空间环境与电离层活动剧烈两种条件下L1L2、L1L5、L2L5三种载波相位组合计算的RVTEC进行了一致性分析,给出了通过三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电离层RVTEC的修正方法,比较了X射线太阳耀斑期间RVTEC与由传统方法计算的总电子含量变化率(ROT)响应,在双星串飞编队测高模式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L1L2、L1L5两种组合之间的一致性较好,由L1L2、L1L5组合计算的RVTEC的中误差约为0.004 TECu/s,RVTEC较ROT更能体现TEC变化的细节,在双星串飞编队测高模式下海面高梯度的计算中,电离层延迟之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64.
赵云  陈辉 《绿色矿冶》2023,(6):49-52
电子级多晶硅中金属杂质含量的控制要求较高,其生产工艺、后处理工艺比较严格。电子级多晶硅料在破碎处理中难免会造成二次金属引入的问题,因此对破碎后的电子级多晶硅料进行清洗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电子级多晶硅料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清洗工艺、清洗剂选择、清洗设备材质及环境洁净度和人为操作因素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65.
将国际标准与国内电子海图技术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各类数据源集成研究,建立了多元空间数据通用调显引擎,实现了CDC海图数据、地形图数据、S-57标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DNC数据、MapInfo数据等陆海空统一的数字图源调用与显示,为融合各类数据源提供了一个基础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66.
针对S-101标准电子航海图数据即将正式发布提供用户使用,新的标准对电子航海图显示比例尺进行了强制要求,而我国生产的S-57标准电子航海图比例尺与之相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我国S-57标准电子航海图比例尺采用情况和S-101标准对电子航海图比例尺的强制要求,研究提出了我国S-57标准电子航海图比例尺向S-101标准电子航海图规定比例尺转换的方案,可确保转换后海图上重要要素的密度指标和精度指标能够符合国家强制标准《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的要求,为解决我国电子航海图由S-57标准向S-101标准转换时的比例尺对应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7.
徐彬  王占阁  吴军  许正文  薛昆  吴健 《极地研究》2010,22(4):334-347
2009年夏季,中国在挪威特罗姆瑟(Tromsφ)利用非相干散射雷达进行电离层加热实验。实验中发现了处在150km附近的小范围温度增强事件和150—400km之间的大范围温度增强事件。前者的相对增幅明显,后者的绝对增量更大。对这两类加热事件来说,温度增量百分比均随加热功率的增加线性增长,但对比两类加热事件来看,增长速度随加热频率增大而减小。加热效应存在显著的二维分布特征,加热最强方向处在场向附近。加热效应受加热天线波束指向与地磁场的夹角影响明显,随夹角增大温度增强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268.
电离层TEC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精确预报对提高GNSS导航精度,保障无线电空间远程通讯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IGS发布的电离层格网点总电子含量(TEC)的时间序列特点,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以AR模型对格网点TEC随机时间序列平稳化后建模和预报。实例分析表明,研究的预报技术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9.
隧洞断面开挖放样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而检测工作是监理人员必须的工作。监理人员结合测量仪器和计算工具,依据具体的施工图纸进行隧洞断面开挖检测验收,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核定超挖部分回填混凝土量。本文就海原县石峡口水库水工建筑物地下大洞径隧洞断面开挖后的检测计算方法作了论述,找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希望为类似工程监理及施工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0.
利用GPS研究南极电离层TEC对太阳耀斑的异常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了南极地区IGS站和中山站GPS观测数据,计算了太阳耀斑期间的电离层TEC,分析了南极电离层TEC对太阳耀斑的异常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