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2篇 |
免费 | 203篇 |
国内免费 | 5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篇 |
大气科学 | 98篇 |
地球物理 | 99篇 |
地质学 | 1553篇 |
海洋学 | 382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95篇 |
自然地理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0年 | 5篇 |
1946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1INTRODUCTIONIrrigated ricefieldsarecharacterizedbylargespatialandtemporalvariationsin CH4 emissiontotheatmo-sphere.Accordingly,thereisagreatuncertaintyintheestimate ofCH4 emissionsfromricefields.GreateffortshavebeenmadetoestimatetheCH4 emissionsfromricefieldsandseveralapproacheshavebeendeveloped.TherepresentativemethodsincludetheIPCC(Inter-governmentPanelofClimateChange)region-specificemissionfactormethodandthemodelcalculationmethod.Toimprovethecalculationaccuracy,theIPCCmethodreq… 相似文献
22.
依据地热资料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在东海海域的分布情况。东海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新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带西部边缘岛弧的内侧,又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作用带。依据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提供的东海地热数据,经过统计确定出该区域的热流分布,热流平均值为121·0mW/m2,最小值为73·0mW/m2,最大值为168·0mW/m2。同时利用天然气水合物温压模型计算了稳定带厚度,数据显示稳定带厚度平均值为92·2m,最小值为1·4m,最大值为190·6m,薄于其他已经发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约400m)。天然气水合物大部分分布在条件适宜的陆坡和岛坡上,冲绳海槽底部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相对较薄。统计分析表明本区热流值与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相关性很差,相关系数仅有0·12。这是由于天然气水合物所在海域水深较浅时,海底温度的变化迫使运算所应用的非线性方程影响因子迅速积累,从而导致相关系数降低。最后结合东海陆坡的地质条件,探讨了在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情况下,陆坡失稳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3.
甲烷通量对自生碳酸盐岩和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甲烷通量或SMT对自生碳酸盐岩埋深和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综述了第六届国际水合物论文集中的相关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海底发生富含甲烷的孔隙水渗漏和甲烷气的排出,有利于海底自生碳酸盐岩的沉积;甲烷通量和海底侵蚀可能控制了自生碳酸盐岩和SMT的埋深,然而,甲烷通量或SMT埋深是否控制沉积物中水合物的饱和度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24.
海洋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水体环境缺氧状况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人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缺氧区面积不断增大,利用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反演水体缺氧情况已经发展成为海洋化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详细阐述了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机制,并总结了利用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富集程度反映海水缺氧程度和底质氧化还原状况的一系列指标,如Re/Mo、Cd/U、Th/U、V/Sc、V/(V+Ni)值,U—Mo共变模型,δ~(98/95)Mo,多指标微/痕量元素模型以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有机质共变模型等。沉积物中Re、Mo含量、Re/Mo值、自生Mo/U值、Th/U值对上层水体缺氧和氧化条件区分良好,可定量指征上层水体的缺氧情况。沉积物中Re含量近似于1 ng/g(地壳值),Mo含量1μg/g(地壳值),Re/Mo值接近0.3×10~(-3),Mo—U富集系数比为(0.1~0.3)×现代海水,Th/U值2,可指示氧化环境;Re含量在10~30 ng/g,Mo含量近似于1μg/g,Re/Mo值10×10~(-3)~30×10~(-3),Mo—U富集系数比1×现代海水,Th/U值在0~2范围内,可指示缺氧环境;Re含量30 ng/g,Mo富集达到20~40μg/g,Re/Mo值接近0.7×10~(-3)(海水中Re/Mo值),Mo—U富集系数比为(3~10)×现代海水,可指示极度缺氧的硫化环境。Mo_(EF)—U_(EF)交会对数坐标图、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有机质共变模型指标可定性分析上层水体的缺氧情况;V/(V+Ni)值对于次氧化沉积物指示效果不佳;Cd/U值在次缺氧条件下的变化机制复杂,还需进一步研究。生物扰动、成岩作用、人为污染、水体局限、高有机碳通量、Fe、Mn氧化物循环等因素通过影响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与迁移,从而影响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指标的应用,应剔除有机质吸附与陆源输入等非自生部分的影响,结合各种指标互相印证,综合判别水体氧化还原状态。 相似文献
25.
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栾锡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2):91-102
定义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带的上界面。指出在地球深部存在最原始的、从根本上不依靠光合作用来生存的生命系统。根据对ODP岩心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统计,海底以下沉积层中的生物数量可能占据全球原核生物总量的70%,其生物总碳量和地球表面所有植物的碳总量相当。地球内部如此巨大的生物总量应该在地壳中的气体分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甲烷在地壳层中广泛存在,并主要是微生物成因的。微生物产甲烷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二氧化碳还原,另一个是醋酸盐发酵。相应地,参与产甲烷的微生物菌群主要是产甲烷菌和食醋酸菌。甲烷在沉积层中的厌氧氧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该过程发生在海底以下一个非常局限的区带,称为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区带。通常,这个区带很窄,仅为一个面,因此,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区带又称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这是一个基本的生物地球化学界面,在功能上它起到屏蔽甲烷向海底和大气逸散的作用,是一个巨大的甲烷汇。甲烷的厌氧氧化同样是一个由微生物介导的过程,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食甲烷古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在海洋沉积层中一般深可达海底以下上百米,浅可至海底。此界面为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该界面以上没有甲烷水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26.
以广西大厂镇鲁塘铅锌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尾砂中Cu、Cd、Zn、Pb和As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高浓度氧化、高浓度还原条件处理的尾矿表现为pH<7的酸性环境,经低浓度氧化环境条件处理的尾砂呈现pH>7的弱酸性至弱碱性环境;尾砂中Cu、Cd元素活化迁移受pH值的影响明显,即高浓度还原和高浓度氧化条件可以促进Cu和Cd元素的迁移,酸性条件对Cu和Cd元素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Zn与Cd元素存在竞争吸附关系,但二者仍有明显差别;Pb和As元素受到还原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促进Pb和As元素的释放迁移。在淋滤实验前期,铅锌矿的表面阻力较小,由于环境酸碱性的改变,初始尾砂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位能发生变化,重金属元素初期迁移能力得到加强;淋滤后期,矿物颗粒表面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使颗粒表面的阻力增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减少,迁移能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7.
吐哈盆地西南部艾丁湖斜坡带为一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其上在温湿气候条件下超覆沉积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体为一套河流相-河流三角洲相的含煤碎屑岩系;地层泥-砂-泥结构发育良好,砂体岩性主要为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长石质砂(砾)岩、岩屑砂(砾)岩;岩石为黑色和灰色原生地球化学,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组内层间氧化带广泛发育,总体可划分为完全氧化亚带、其不完全氧化亚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原生岩石带,砂岩型铀矿化完全受层间氧化带控制,位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目前已在区内找到了十红滩大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通过对吐哈盆地西南部构造地质背景、找矿目的层、层间氧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及区内已发现铀矿床基本特征的综合分析,指出区内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找矿前景。认为十红滩地区作为下一步铀矿勘探基地,主攻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第一、三岩性段;迪坎儿地段为下一步普查远景区,主攻层位为西山窑组第三岩性段;白咀山、八仙口地段为下一步预查远景区,主攻层位为西山窑组第二、三岩性段。 相似文献
28.
29.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Cu-Zn-Mo)理论与数据相结合提高了科研工作者对地质体系氧化还原过程的理解。本文对这一相对较新的领域进行了综述,包括与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同位素分馏理论和实验约束、时空尺度下的氧逸度以及同位素示踪氧化还原过程。稳定同位素理论预测,Fe-Cu-Zn-Mo同位素应该对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能够做出响应。结果表明,Fe同位素作为岩浆过程、表生过程、俯冲带流体性质氧逸度计应用前景广阔;Cu同位素在岩浆、热液、陆地系统可以很好地示踪氧化还原过程;Zn同位素由于络合过程分馏已经被用在许多不同环境中作为含硫/碳流体迁移的敏感示踪剂;Mo同位素作为古氧逸度计可有效重建古海洋-大气氧化还原状态。 相似文献
30.
四川威远气田烃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烃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化温度、气相及液相成分、盐度以及同位素的研究,可以认为威远气田的天然气主要是由白云岩中有机质形成。由于从80~160℃到200~240℃的热解作用,有机物质已演化到过成热阶段。这一过程可由白云岩中存在液态烃及含沥青烃流体包裹体得到证明。威远气田的特征是:震旦系白云岩中天然气的自产自储,以CH_4为主;油田水为古海水,盐度(4.3~17.2)wt%NaCl,pH>8,(CO+CH_4)/CO_2比值指示还原条件。在基底花岗岩石英中发现有气态烃包裹体,其成分及δ~(13)C‰与花岗岩储气层中产出的天然气一致,为部分天然气可能来自深部地壳或地幔提供了新的证据。因而,威远气田天然气的成因主要由有机物质形成,部分甲烷气可能经基底断裂来自地球深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