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6篇 |
免费 | 750篇 |
国内免费 | 8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4篇 |
大气科学 | 316篇 |
地球物理 | 181篇 |
地质学 | 3343篇 |
海洋学 | 129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41篇 |
自然地理 | 2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249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68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280篇 |
2008年 | 251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29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181篇 |
2003年 | 198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204篇 |
1999年 | 203篇 |
1998年 | 185篇 |
1997年 | 206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11)
本文研究了水体中添加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及H1与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BP-171、盐单胞菌(Halomonas sp.)DN3的不同组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系统水质和对虾生长、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分别设置了PHBV添加组(D1)、芽孢杆菌H1添加组(D2)、芽孢杆菌H1+PHBV添加组(D3)、芽孢杆菌H1+盐单胞菌DN3+PHBV添加组(D4)芽孢杆菌H1+BP-171+盐单胞菌DN3+PHBV添加组(D5),以不添加PHBV和益生菌的实验组作为对照(DZ)。研究表明:同时添加益生菌和PHBV处理组的水体总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无机氮和总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独添加PHBV可有效降低水体总氨氮、硝酸氮、总无机氮和总氮浓度,但对亚硝酸氮影响不大(P0.05);单独添加枯草芽孢杆菌H1对总氨氮、硝酸氮去除效果最佳,而同时添加PHBV和3株益生菌对亚硝酸氮去除效果最佳;各处理组总磷平均浓度未见差异,同时添加PHBV和益生菌可显著降低水体活性磷浓度(P0.05)。各处理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成活率、总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同时添加益生菌和PHBV处理组效果最佳;添加益生菌和PHBV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对虾的非特异免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适宜的益生菌和PHBV可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虾的非特异免疫能力。添加益生菌处理优于单独添加PHBV,同时添加益生菌和PHBV有助于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2.
中国龙虾生长特点及促生长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蜕壳后新甲壳完全硬化之前是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个体蜕壳生长过程的延续,对中国龙虾正常快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因子、营养条件对中国龙虾的蜕壳与生长具有显著影响。24-27℃是中国龙虾蜕壳生长的适温范围;盐度24-32适宜中国龙虾生长,最适生长盐度是28;在6种试验饵料中翡翠贻贝饲养中国龙虾效果最好,其次是杂虾、杂蟹、牡蛎,投喂杂鱼的中国龙虾蜕壳增长率和阶段生长率都很低;龙虾饲料中添加蜕壳素能够縮短蜕壳周期,实现蜕壳率和蜕壳增长率的同步增长。摘除眼柄也能促进中国龙虾的蜕壳与生长,电刺激等外源刺激则只能促进蜕壳,而不能加速中国龙虾的生长,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中国龙虾生长存在种内性别间的差异,同等条件下雄性个体的蜕壳增长率高于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53.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1.5%和3.0%棉粕酶解产物的鱼在饲养35天后的特定增长率(SGR)分别比对照组高32.5%和56.7%,且差异显著(P<0.05);在饲养65天后,两组特定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8.0%和21.0%,且差异极显著(P<0.01),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也随棉粕酶解产物添加梯度提高而相应提高,表明鱼的生长与消化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相关。同时棉粕蛋白酶解物对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都有促进作用,而棉粕蛋白酶解物对鱼肌肉成分并没有改变,这也表明棉粕蛋白酶解物在促进鱼生长、内源酶活性同时并未降低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54.
55.
罗钷沼虾 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各期蚤状幼体复眼的个眼面均呈正六边形,个眼透镜面为圆形,其表面光滑。个眼的数量在幼体期不恒定。 相似文献
56.
本文探讨了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盐度的海水对刺尾纺锤水蚤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所设盐度梯度为10.2、17.0、23.7、30.1、36.5,培养水温为27.3 ̄30.3℃,投喂饵料为湛江叉鞭金藻。结果表明:17.0为刺尾纺锤水蚤的最适生长盐度,36.5以上为该种类不适生长盐度。证实该种类属于沿岸河口性桡足类。 相似文献
57.
58.
结合地震、测井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研究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斜坡区第四纪的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及控制因素。研究区第四系发育以巨厚的高角度前积层为特征的大陆斜坡沉积体系,可将其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构成包括低位、海进及高位域,沉积体系包括下切谷、北东向单向迁移斜坡水道、陆架边缘三角洲、斜坡扇及高角度陆架边缘前积体系等。随着海平面下降及物源供应,三角洲体系推进至陆架坡折形成巨厚的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斜坡扇体系。更新世大陆斜坡沉积体系不断从番禺隆起向白云凹陷推进,陆架坡折带向海迁移;陆架区下切谷向上不断发育,在SB3和SB2界面上最密集;而冰后期至今的全新世高位三角洲被局限在内陆架地区。大陆斜坡沉积体系的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构造作用、气候变化以及沉积供给变化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不同水温(17、21、25、29、33和37℃)下,龙虎斑幼鱼的摄食生长、血清抗氧化酶(SOD、CAT)活力、消化酶活力及鱼体体成分含量变化等的分析,探讨龙虎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结果表明:(a)在养殖水温17~33℃范围内,龙虎斑幼鱼最佳摄食生长水温范围为30.20~31.29℃。(b)养殖水温对幼鱼SOD、CAT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c)养殖水温对龙虎斑幼鱼的蛋白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肠脂肪酶在21℃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肠淀粉酶在25℃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白酶活性最适水温为27.82~31.44℃。血清磷酸酶ACP和AKP活性在低温17℃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胰脏中磷酸酶ACP和AKP活性在低温33℃时活性低于其他组。(d)养殖水温对幼鱼体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养殖水温的升高幼鱼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脂肪含量则相反。 相似文献
60.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而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的主要来源。本文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激素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虾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添加5种浓度的玉米素或水杨酸,结果发现0.05mg/L玉米素或25mg/L水杨酸处理5d后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最多。该浓度玉米素或水杨酸可显著提高光胁迫下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到3.4×10~5cell/mL和3.0×10~5cell/mL;同时玉米素与水杨酸组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上升,分别为1.7%和1.6%,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9.2%和25.6%。玉米素缓解了高光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基因——Rubisco大亚基(rbcL)及其活化酶(rca)、碳酸酐酶(ca)的下调表达,但对虾青素合成途径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水杨酸则相反,在胁迫后期不能缓解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但可使bkt基因显著上调,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5倍。本研究首次比较了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发现玉米素比水杨酸具有更好的促进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