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8篇
  免费   978篇
  国内免费   768篇
测绘学   665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2061篇
海洋学   1533篇
综合类   1042篇
自然地理   289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以黄河三门峡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流域尺度植被生态用水估算的生态水文模型,对三门峡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植被生态用水量进行了定量模拟,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进行了分析,提出该区域植被结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三门峡地区植被生态用水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总体呈现出降低-稳定-上升的趋势;生态用水空间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生态用水量差异上:林地最大,其次为农作物、灌丛,草地最小;林地高效消耗比例最大,其次为草地和灌丛,农用地最小.基于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分析,提出三门峡地区植被结构调整方案.在一定水资源消耗量状况下,减少无效和低效消耗量,增加高效消耗量,是缓解该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提高总体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改进的SF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值进行测度,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PVAR模型考察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2004—2016年两系统整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空间上自东向西梯度递减,高协调区集中在东部城市;②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关联性,低-低集聚城市数多于高-高集聚,协调发展领先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③生态治理绩效对绿色创新效率响应较弱,而绿色创新效率对生态治理绩效响应则较强,且二者均对自身依赖较强,未来优化其互动机制应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3.
近些年来,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已成为生态学以及生态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祁连山被称为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景电灌区兴建以来从祁连山移出了大量农牧民。那么,景电灌区移民对祁连山植被恢复的生态价值如何呢?以景电灌区移民涉及到的祁连山东端景泰、古浪、天祝3县山区为研究区,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从祁连山区向景电灌区移民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的生态价值做了分析,并与模型因子当量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祁连山向景电灌区移民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总的生态价值为37.458 1×108元。其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价值为37.438 6×108元,退牧后草场植被盖度增加的生态价值为194.79×104元。计算结果为用COSTANZA和谢高地模型因子当量法计算得的祁连山向景电灌区移民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总的生态服务价值40.054 0×108元的93.52%。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祁连山向景电灌区移民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总的生态价值为景电工程年总成本1.45×108元的...  相似文献   
114.
为维护和改善海岸带生态环境、提升海岸带生态价值、保障海岸带生态安全以及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分析当前连江县海岸带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未来亟须开展的海岸带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和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当前连江县海岸带面临外来物种入侵、海洋垃圾量大面广、典型滨海湿地生境被破坏、部分岸线和景观受损严重、渔业生产设施无序堆放、海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台风和赤潮影响生态安全7个生态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亟须重点从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岸线和景观保护修复工程以及海岸带监测预警工程4个方面开展连江县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并从明确责任主体和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科技支撑、实行目标责任制以及健全监督管理机制5个方面保障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5.
文章分析当前海域管理面临的形势,并剖析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改革意见措施,同时对当前海域使用管理法修订、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围填海管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养殖用海管理等主要工作提出管理建议。建议包括: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域综合管理机制,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开展海域资源本底调查,为深化综合管理奠定基础;整合涉海规划,发挥陆海统筹作用;发挥指标调控作用,实施市场化配置;调控产业用海,充分发挥海域资源最大效益;加大整治修复力度,恢复区域生态功能;打破部门间壁垒,形成监管闭环。  相似文献   
116.
海洋细菌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桂坤  张青田 《海洋信息》2003,(4):20-22,27
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需要积极治理、恢复的现象,本文论述了海洋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由此论述了海洋细菌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细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生产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充分认识和利用海洋细菌是获得稳定、可持续生态系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7.
利用2016年8月份莱州湾沉积物中Hg、Cd、Pb、Cu、As、Cr、Zn监测数据,分别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等6种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以比较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Hg、Cd、Pb、Cu、As、Cr和Zn含量分别为0.077 4 mg/kg、0.169 mg/kg、12.1 mg/kg、11.9 mg/kg、11.6 mg/kg、31.1 mg/kg、45.3 mg/kg。不同方法在莱州湾沉积物风险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单因素评价方法中,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适中,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偏轻,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价结果偏重。Hg、As、Cd元素的污染评价结果均较大,为主要的污染元素;综合因素评价方法中,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风险偏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适中,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则倾向偏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底栖生物的丰度、生物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Hg与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显著负相关。6种方法都有自身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更适合莱州湾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18.
对莱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中氯丹、硫丹及硫丹硫酸盐含量进行调查研究,为该海域海水质量状况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数据。2012年8月、9月,在调查海域设置51个站位,取其表层海水,用气相色谱法对氯丹、硫丹及硫丹硫酸盐含量进行检测。8月氯丹、硫丹及硫丹硫酸盐浓度范围依次为N.D.(Notdetected)~0.58ng/L、N.D.~0.85ng/L、N.D.~2.18ng/L,9月依次为N.D.~0.84ng/L、N.D.~2.13ng/L、N.D.~1.94ng/L。两种有机氯农药受陆源性输入影响,呈现出由近岸向远海递减的趋势;研究海域整体污染程度处于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但海域中有新的硫丹污染物输入和积累,需要引起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119.
文章对美国德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海域人工鱼礁建设情况进行介绍,从目的、计划、分布、效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吸取美国人工鱼礁建设过程中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人工鱼礁建设提出参考建议。人工鱼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方面地开展工作,应重点从政府机构协调运作、法律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管理措施、有效利用新型材料等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地进行人工鱼礁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0.
文章综述了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余氯及卷载效应对附近海域生态系统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生物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滨海温排水对生态环境影响出现的新问题及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