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1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975篇
海洋学   443篇
综合类   546篇
自然地理   9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洞穴化学沉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探索全球性气候变化规律和环境变迁史的研究工作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随着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 ,国际岩溶学术界也开始将注意力从溶蚀过程转向沉积过程 ,从宏观形态研究转向微观记录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洞穴化学沉积物 (石笋、石钟乳、流石等 )与黄土、树轮、珊瑚、冰芯一样也是重要的自然环境历史档案 ,其中石笋由于其沉积剖面完整、年轮 (微层 )明显和组分构造有序 ,更能保存系统的、连续的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以及年龄信息 ,从而成为综合研究几十万年以来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人们最早注意到…  相似文献   
992.
韩永昌  张瑛 《西北地质》2003,36(C00):74-77
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详细叙述了辽宁省矿山目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对策,并提出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93.
马宗科 《西北地质》2003,36(C00):87-89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许多方面,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概略论述了宝鸡市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并指出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采取“拦、排、护、整、植”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白雪华  段兆芳 《西北地质》2003,36(C00):118-120
本文从生态环境安全的角度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5.
薛宝格 《西北地质》2003,36(C00):90-92
韩城市是一个以煤炭开发为龙头,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质环境急剧恶化,严重约束了韩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该市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采取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旨在使矿区的生态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江苏省境内矿业废弃地分布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它在江苏生态省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文在全面分析全省矿业废弃地的分布特征和已采取有效的矿山环境整治模式、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划分全省矿业废弃地的类型,设计适合不同类型矿业废弃地的环境恢复整治模式,并提出全省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整治模式(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从西北地区水情分析出发,论述了水情形势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之演变,在定量分析废水量的概念及废水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指出解决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紧缺及生态环境建设用水缺乏的可行途径之一,即废水开发利用.并提出推进西北干旱区废水资源化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历时2年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试点,结合大量前人资料和多时段的遥感解译成果综合分析,充分利用3S技术和信息技术,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为编制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特点、思路、体系构架和3S技术的应用,重点阐述了RS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生态环境地质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9.
噶尔盆地西北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成及运行,对工程沿线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用RS和GIS技术作为信息获取与分析工具。通过对噶尔盆地西北部水利工程沿线区域2000年和2002年Landsat TM卫星影像进行解析。对工程沿线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工程直接影响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合野外调查验证,文章还指出该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黄连种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连对生境要求特殊,其生产完全依赖于森林资源的消耗,每种1hm^2黄连要破坏3hm^2林地,消耗150m^3木材,每个种植阶段都会引起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其中第一年的土壤侵蚀模数为5360t/km^2。在重庆市石柱县黄连主产区黄水镇,由于历年来一直种植黄连,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长期受到破坏,沟河鱼类资源2001年比1981年减少。73%,有8种大型陆生脊椎动物绝迹,而一些食草性动物的数量近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