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2篇
  免费   3154篇
  国内免费   4315篇
测绘学   1737篇
大气科学   5138篇
地球物理   1284篇
地质学   7888篇
海洋学   3076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956篇
自然地理   4316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789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077篇
  2020年   826篇
  2019年   880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373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048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1095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934篇
  2004年   759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67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19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40635029)",已执行四年。在30余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和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62.
为开展地市级精细化天气预报 ,在引进和试验的基础上 ,设计研制出了大庆地区 24~120h区域暴雨数值模式滚动预报业务系统 ,并于2003年7~8月进行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模式对 12~24h区域暴雨具有预报识别能力 ,48~120h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3.
两种不同减排情景下21世纪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最新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BCC-CSM1.0模拟了相对于B1排放情景,两种不同减排情景(De90和De07,表示按照B1情景排放到2012年,之后线性递减,至2050年时CO_2排放水平分别达到1990和2007年排放水平一半的情景)对全球和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减排情景下模式模拟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在21世纪40年代以后明显低于Bl情景,比减排情景浓度低于B1的时间延迟了20年左右;尽管De90减排情景在2050年所达到的稳定排放水平低于De07情景,但De90情景下的全球增温在2070年以后才一致低于De07情景,这种滞后町能与耦合系统(主要足海洋)的惯性有关;至21世纪末,De90和De07情景下的全球增温幅度分别比B1情景降低了0.4和0.2℃;从全球分布来看,B1情景下21世纪后30年的增温幅度在北半球高纬度和极地地区最大,减排情景能够显著减少这些地区的增温幅度,减排程度越大,则减少越多;在中国区域,B1情景下21世纪末平均增温比全球平均高约1.2℃,减排情景De90和De07分别比B1情景降低了0.4和0.3℃,中国北方地区增温幅度高于南方及沿海地区,减排情景能够显著减小中国西部地区的增温幅度;B1情景下21世纪后30年伞球增温在冬季最高,De90和De07情景分别能够降低各个季节全球升温幅度的17%和10%左右.  相似文献   
64.
利用NECP 1°×1°6 h再分析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6年7月2-3日豫北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用模拟结果对该过程作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和维持期间,基本上是强涡度区对应强辐合区,使得垂直对流运动发生发展,为强降水发生和持续提供了动力条件;θse值大小和实况降水强弱演变对应关系很好,θse值越大,实况降水越强,反之,实况降水越弱;豫北地区出现强降水时,水汽通量中心位于豫南且分布在西南急流轴上,豫中南部始终维持一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带,水汽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豫北地区;豫北地区处于明显的水汽辐合区,强辐合区有一自西向东的移动过程,与实况强降水过程演变趋势一致;大暴雨区域上空从低层到对流层顶层垂直螺旋度均为正值,且强降水时段与螺旋度最强时段对应关系很好,降水峰值与正螺旋度中心出现时间吻合.  相似文献   
65.
生态经济战略是江西21世纪发展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根据生态经济战略的核心问题和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江西实施生态经济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了江西开展生态经济建设的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66.
耕地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大局.耕地保护就是政府为了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耕地和耕地产品的需求,对耕地占有、使用、转移等作出限制,并采取经济、技术、法律、行政措施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地力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耕地面积也在急剧减少,耕地保护的形势愈益严峻.  相似文献   
67.
未来变暖背景下北极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对北极气候变化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模拟结果,研究SSP2-4.5情景下21世纪北极2 m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极地陆地的欧亚大陆(Eurasia,EA)和北美-格陵兰(Greenland,GL)对全球变暖具有不同的响应。EA在21世纪中叶前变暖趋势显著,之后主要表现为年代际尺度的冷暖振荡;GL则始终保持增暖趋势。EA、GL分区气温均存在年际、年代际(10~20 a)尺度上的波动,GL分区还存在20~40 a的准周期变化。(2)前冬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会引起次年夏季北大西洋呈南北向“-、+、-”三极型海面温度异常,并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导致EA分区气温正异常,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年代际尺度上。(3)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为正异常时,北美至格陵兰位势高度偏高,GL分区增暖,并且这种影响在21世纪70年代后更重要;北太平洋北部的海面温度正异常对GL分区增温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68.
《热带地理》2021,41(4)
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新时期各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支撑。文章从探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为指导,融合景观生态学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结合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地方实践,聚焦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目标指标、重大格局、分区布局、工程体系等规划重点、难点,提出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概括为:按照"六步走"的整体思路,围绕"四个维度"目标体系,聚焦生态、城镇、农业"三大空间",推进"重大格局—分区布局—重大工程"3个层次空间布局,形成"格局尺度重大工程、单元尺度重点项目、场地尺度工程措施"3个尺度工程体系布局。  相似文献   
69.
全球气候变化下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识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球变化下,珊瑚礁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珊瑚礁对气候变暖抵抗力的有效方式,而维持珊瑚礁弹性是其核心内容。针对珊瑚礁最具有威胁性的热压力因子,基于南海1982—2009年卫星观测海表面温度(SST)数据和CMIP5加拿大地球系统模式CanESM2模型预估的2006—2100年南海SST数据构建热压力强度模型,从维持珊瑚礁弹性的角度识别IPCC RCP 4.5和RCP 8.5情景下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结果表明:RCP 4.5和RCP 8.5情景下13%左右的南海诸岛珊瑚礁识别为保护优先区。根据热压力强度与珊瑚抵抗力及避难所关系,西沙群岛七连屿和晋卿岛近年观测与未来预估的热压力强度均比较低,在保障其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建议实施完全保护;东沙群岛东沙环礁和中沙环礁排洪滩近年观测急性热压力强度较高但未来预估热压力强度较低,建议实施50%禁止利用保护;中沙群岛黄岩岛近年观测和未来预估的急性热压力强度均比较低,建议实施50%多用途保护。南沙群岛有14%左右的珊瑚礁识别为保护优先区,根据其热压力强度可实施30%~100%禁止利用保护或30%~50%多用途保护。RCP 4.5和RCP 8.5情景下的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及保护对策,可为维持珊瑚礁生态弹性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土地生态安全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河北省2003—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总体上看,2005—2008年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出现了一定的反复,但是2009年之后出现了好转。河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