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97篇 |
免费 | 713篇 |
国内免费 | 2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36篇 |
大气科学 | 845篇 |
地球物理 | 270篇 |
地质学 | 1358篇 |
海洋学 | 751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1038篇 |
自然地理 | 15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104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80篇 |
2014年 | 420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363篇 |
2011年 | 338篇 |
2010年 | 323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349篇 |
2005年 | 327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191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63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及地质环境的重要基础,而评价的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本文在遵循主导性、可度量、可操作、覆盖面广和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地下水功能的影响因素、表征特征,从地下水系统的驱动、状态和响应因子中筛选出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从而为地下水功能评价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集。 相似文献
52.
53.
5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似文献
55.
区域差异历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差异长期扩大、过分悬殊,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处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由于各种矛盾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差异不断扩大。针对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利用超越对数计量模型深入分析后发现,俄罗斯东部地区科技贡献率都较低,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投入,并且劳动力对经济贡献率远高出物质资本的贡献率。要转化优势、加快经济增长,就必须把自然资源与科技创新和劳动力发展等结合起来,提高人力与物质资本的直接产出弹性和外溢弹性,是俄罗斯东部、乃至整个俄联邦增强经济实力,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最大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6.
地图是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测绘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地图制图技术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地图数据库的发展而发展,使地图的制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基于GIS数据的快速制图技术,通过特点、流程及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分析和山海易绘软件功能的分析,对GIS用于地图制图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就如何更好地应用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探索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振兴具体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功能的空间差异,识别各县域主导功能和短板功能,探索各类型区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结果表明:1)四川省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地带性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由川东南向川西北逐渐减弱的分异格局,粮食生产功能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攀西安宁河流域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生态保育功能则呈现由川东南向川西北逐渐增强态势。2)以主导功能和短板功能为划分原则,将四川省划分为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三大类,并根据不同地域类型提出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主导发展型应优先发挥主导功能,同时整合协调其他功能,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极化发展型在发挥其优势功能的同时需补齐短板,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综合发展型依托现有基础,实现产业再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发展引领示范区。 相似文献
58.
59.
绿色农业是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绿色农业的含义、布局条件和地域类型,在分析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0.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文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25(2):214-220
在总结脆弱性的定义与介绍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的初步定义、研究思路、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区域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对策应遵循的有关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