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9篇 |
免费 | 1048篇 |
国内免费 | 17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8篇 |
大气科学 | 904篇 |
地球物理 | 657篇 |
地质学 | 3882篇 |
海洋学 | 877篇 |
天文学 | 28篇 |
综合类 | 279篇 |
自然地理 | 2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284篇 |
2020年 | 224篇 |
2019年 | 269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201篇 |
2015年 | 238篇 |
2014年 | 305篇 |
2013年 | 229篇 |
2012年 | 293篇 |
2011年 | 294篇 |
2010年 | 265篇 |
2009年 | 291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235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183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246篇 |
2001年 | 204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67篇 |
1997年 | 146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88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4篇 |
1960年 | 2篇 |
1954年 | 6篇 |
195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91.
Fe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铁对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Fe2 浓度在0~0.5 mmol/L的范围内,细胞比增长速率随Fe2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Fe2 浓度的升高,细胞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有所降低,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则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在一定范围内(0~0.3 mmol/L),Fe2 浓度的升高则会促使细胞内积累二十碳五烯酸(EPA).细胞生长和EPA积累的最适Fe2 浓度是0.05 mmol/L,在这一浓度下细胞比增长速率为0.236±0.020 d-1,细胞中EPA质量分数比对照组提高约24%. 相似文献
92.
93.
94.
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是一类广泛寄生于纤毛虫类、放射虫类、甲藻类等海水浮游生物的原生生物,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地中海等营养盐丰富、宿主密度较高的河口和近海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寄生性甲藻能够特异性感染海洋浮游甲藻,在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的发生过程中起下行控制作用,将逃脱了浮游动物摄食的浮游植物补充到微食物环(microbial loop)中去。Amoebophrya在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成为国际上海洋微型生物研究的新热点之一。近年来,已有初步调查研究表明这类寄生性甲藻在我国近海海域广泛存在;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相关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国际上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有害藻华发生机制相关研究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和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阐释寄生性甲藻等海洋微型生物在有害藻华消长过程和海洋微食物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96.
陆架坡折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反映了其独特的水动力和沉积特征。根据水深和高分辨率单道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陆架坡折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现代陆架坡折带的成因及其沉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琼东南现代陆架坡折带呈NE-SW向展布,水深变化大,形态复杂,自西向东陆架坡折差异较大。西部陆架坡折带水深范围为250~700 m,宽约7 km,高差450 m,坡度平均为2°,地形平缓,槽谷不发育;中部陆架坡折带水深范围为250~750 m,宽约10 km,高差500 m,地形平均坡度为7°,槽谷呈V型或U型,长约5~6 km,宽约3~8 km,下切深度100~300 m;东部陆架坡折带水深范围为400~1 500 m,宽约30 km,高差达1 100 m,平均坡度为10°,槽谷呈"V"型,长约13~28 km,宽约为3~4 km,下切深度最大达500 m。结合琼东南盆地构造区划和物源特征,对琼东南陆架坡折带沉积作用进行分析,划分坡折带类型。西部陆架坡折带以大量的沉积物不断加积为主,地形平缓,槽谷不发育,属堆积型陆架坡折;中部属过渡型陆架坡折带,沉积物供应量小,侵蚀和堆积作用同时存在,相互制约,槽谷规模小,滑塌作用较弱;东部为侵蚀型陆架坡折,以底流冲刷侵蚀为主,槽谷及滑塌发育。总体反映了不同区段位置沉积物供给,沉积物堆积,底流侵蚀等作用的差异,是形成现今陆架坡折地貌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松南区块古近系为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套油气藏勘探的潜力层系,在琼东南盆地是重点勘探目标之一.深水盆地油气勘探的难点之一是其构造演化复杂多变且发育多种沉积体系.这里从测井、录井、岩芯、地震等资料入手,对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及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两大体系:①古近系裂陷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98.
99.
于2013年12月3日清晨、正午、傍晚采集了大亚湾大鹏澳海域3个站位的微表层和次表层水样,经过三级分级过滤(小型:20μm;微型:2.7~20μm;微微型:2.7μm)后,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通过藻类色素化学分类法(CHEMTAX)分析不同浮游植物对Chl a的贡献,研究了微表层及次表层光合色素粒径特征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冬季大亚湾海域水体中存在的浮游植物光合色素主要有17种,以岩藻黄素和Chl a含量较高。微表层总Chl a平均浓度为0.797μg/L,略高于次表层的0.714μg/L,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微表层和次表层Chl a含量清晨最高,傍晚次之,正午最低。微表层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对Chl a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小型、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分别为80.7%,10.1%和9.2%。CHEMTAX分析结果得出,冬季该海域硅藻占绝对优势,甲藻、定鞭藻、青绿藻、蓝藻、隐藻所占比重相差不大。微表层中定鞭藻、青绿藻和蓝藻等较小粒径浮游植物种群所占比重高于次表层,说明相对于次表层,微表层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有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
微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过程,是传统食物链的有效补充。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其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海洋微食物网结构在2000年才被Garrison提出。尽管微食物网各个类群的丰度在不同海洋环境中有相对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丰度结构约为纤毛虫10 cell ml-1、鞭毛虫103 cell ml-1、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04 cell ml-1、蓝细菌104-5 cell ml-1、异养细菌106 cell ml-1、病毒107 particle ml-1。海洋浮游食物链中捕食者和饵料生物粒径的最佳比值为10:1,实际研究中该比值会略低,例如纤毛虫与其饵料的粒径比值为8:1,鞭毛虫为3:1。Pico和Nano浮游植物的丰度比(Pico:Nano)是研究微食物网结构的指数之一,该指数具有不受研究尺度影响的优点,可用于研究区域性和全球性微食物网结构。近年来,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海洋微食物网的结构开展了研究,不同海区微食物网各类群丰度、生物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研究有很多报道,微食物网的结构可受空间、季节、摄食、营养盐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对不同空间微食物网的研究中,学者往往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的水团中各类群生物丰度的不同,以此来表征微食物网结构的不同;同一海区微食物网结构的季节变化也是使用各个类群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来表示,该变化主要受水文环境因素影响。摄食者对微食物网各类生物的影响通过三种途径:1.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2. 中型浮游动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通过营养级级联效应影响低营养级生物;3. 中型浮游动物通过释放溶解有机物、营养盐影响细菌和低营养级生物。浮游植物通过产生化感物质和溶解有机物影响微食物网结构,而营养盐的浓度及变化则可以对微食物网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