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7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75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560篇
地质学   2713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48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9篇
  1946年   8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5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51.
天水-秦安一带中新世黄土堆积区沉积-地貌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人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将天水-秦安一带的中新世黄土分布区划归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文章基于野外调查和已有年代地层学工作,结合前人成果,对该区新生代沉积-地貌演化历史进行研究,并划分为以下主要阶段:1)古近纪初南部秦岭山地的剥蚀,使本区在原有基岩准平原地形的基础上,形成以冲洪积平原为主的地形.古近纪末-新近纪初的构造活动使冲洪积平原解体,在秦安地区形成基岩台地与沉陷盆地相间、天水-西和地区形成拉分盆地与隆起山地交错的地貌景观,这些高地为中新世黄土堆积提供了地形基础.2)中新世从22Ma到11Ma,基岩台地和相对平缓的高地上堆积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盆地内则主要发育次生黄土等洼地沉积,表明研究区类似于今天的黄土高原.3)中新世晚期约11Ma起发生的一次侵蚀事件,使研究区的一些小盆地内发育河流相和间歇性浅湖相沉积,秦安一带的黄土堆积也遭到侵蚀,形成的洼地内发育黄土状土或洼地静水沉积,其中包含较多哺乳动物化石,而大范围的相对平坦高地上一直继续发育黄土-古土壤序列.这次侵蚀对本区内甘肃群的沉积多样性有重要贡献,但一直没有深水湖泊发育的条件.4)发生于3.5Ma以后的另一次重大侵蚀,奠定了该区今天狭窄长墚地形的基础,是第四纪黄土堆积在本区保存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2.
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比较研究和初步解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吉云平  夏正楷 《地球学报》2007,28(6):541-549
沉积物的磁化率分析以被广泛应用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解释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选择了黄土、冲积物、湖积物、风沙堆积和南方红土等五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进行了磁化率的测试,粒度和孢粉分析,试图通过对沉积物磁化率和相关古环境指标的研究,对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磁化率予以对比并进行初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和湖泊沉积中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指示古气候的重要指标;河流沉积物和风沙沉积物的磁化率主要受粒度的影响;影响南方红土磁化率的因素十分复杂,其磁化率的解释比较困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一研究表明,鉴于不同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在运用磁化率进行古环境解释时须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针对黄土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需求,探索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影像和飞控数据的滑坡单体信息多维提取的方法.通过影像处理获得的DEM、DOM和实景三维模型等多维数据,对贾家村滑坡坡形、坡度、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纵坡比降、表面积与物源体积进行定量提取,结合区域气象数据分析了贾家村滑坡年均降雨量时空分布规律,利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黄土的显微结构与古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雷祥义 《地质论评》1989,35(4):333-341
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是黄土粉尘物质堆积之后在特定气候条件和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反映出晚更新世黄土形成时西北部干旱而东南比较湿润的气候状况,与现今高原区的气候环境区域性变化相一致。根据黄土的显微结构特征,并考虑到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磁化强度,黄土高原区晚更新世黄土自西北而东南可以划分为呈逐渐过渡关系的弱风化成土黄土、中等风化成土黄土、较显著风化成土黄土和显著风化成土黄土,它们分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显润和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7.
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石元春 《第四纪研究》1989,9(2):113-122
应用形态学、微形态学、化学和矿物学研究了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性状和成土过程。离石黄土(中更新世)中古土壤为发育程度(碳酸盐淋溶和粘化)不同的褐土型土壤。马兰黄土(晚更新世)中为生草过程强和粘化过程稍弱的灰褐土型土壤。全新世黄土中为碳酸盐淋溶和粘化过程均弱的弱度发育的碳酸盐灰褐土型土壤。午城黄土(早更新世)中可能是棕褐土。本文还探讨了黄土中古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替和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8.
甘肃西部及内蒙西部第四纪地层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宽 《甘肃地质》1989,(10):20-38,T001,T002
  相似文献   
159.
160.
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发育了一套完整的黄土地层。据剖面百余块标本粒度资料阐述了Kd=(粉砂(0.05-0.01mm%))/(粘粒(<0.005mm)%)的地质及物理意义。它反映了受风化的粉尘粒组与次生粒组之间的消长关系,Kd值变化既受风尘来源区干湿状况或生物气候条件的制约,又受风化成壤作用的制约。因此,Kd值可视为黄土、古土壤生成环境的一个指标。据Mφ(平均值)由粗到细的变化划为一个粒度旋回,全剖面共分11个旋回。每个旋回反映了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及生物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