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于2009年6~10月采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不同养殖模式围隔底泥的样品,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营养盐形态与含量进行分析,探讨间隙水和上覆水中营养盐浓度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围隔大部分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要高于上覆水,上覆水与间隙水中PO43--P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的NO2--N和NO3--N浓度垂直分布特征随月变化规律较一致。养殖期间,间隙水溶解态无机氮(DIN)中NH4+-N比例最高,占95%以上。间隙水中NH4+-N浓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升高(0~10cm),而NO2--N和NO3--N浓度则随深度增加而减小(0~4cm)。表层底泥在0→1cm方向PO43--P浓度明显增加,从2~3cm层后多数养殖模式下浓度缓慢下降,而4→10cm方向上浓度会随深度增加而明显下降。总体而言,三元混养组中(GSL2)上覆水中营养盐的浓度一般要低于GSL1组和GSL3组,且养殖期间该组底层水DO浓度要高于GSL1组和GSL3组,初步认为是一种较为优化的草鱼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2.
陈刚  张军  袁清龙  贺磊 《测绘通报》2012,(12):25-28
简要介绍稳定性判断的常用方法,并给出Matlab程序代码。根据监测目的及地铁隧道结构自身特点,较频繁布设自由度仅为1的地铁沉降监测网时,若采用稳定性判断常用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结果会出现不一致,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3.
以新疆东天山旱草湖地区中酸性环状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因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侵入英云闪长岩的最老年龄为275.0±2.9Ma(MSWD=4.8),侵位时代为二叠纪。岩体Al_2O_3含量为14.46%~17.05%,A/CNK为0.93~1.09,属准铝质和弱过铝质系列,较富集K_2O,MgO含量较低,为0.71%~2.84%,Mg~#值为33.3~48.6。微量元素高Sr、低Y,Sr含量为217×10~(-6)~740×10~(-6),Y含量为4.26×10~(-6)~21.4×10~(-6),Sr/Y值为16.87~145.0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现平坦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表明岩体来源于石榴子石和金红石较稳定而斜长石不稳定的区域,属于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渡阶段,可能是同时期底侵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不是一期岩浆事件结晶分离演化的结果,不同岩性的岩体之间没有发生结晶分离。部分熔融程度和新生幔源组分的不同导致了旱草湖环状花岗质岩体的形成,二叠纪旱草湖地区存在较强烈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是东天山二叠纪构造-岩浆演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4.
The dentary diastema of iguanodontians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its unique jaw mechanism for herbivorous adaptation.The dentary and diastema lengths of iguanodontian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to elucidate the evolution of iguanodontian diastema.A gap in ratios between most non-hadrosaurid iguanodontians and hadrosaurids was observed,suggesting that all non- hadrosaurid iguanodontians,expect for Ouranosaurus nigeriensis and Protohadros byrdi,lack a diastema or have a short diastema,although ...  相似文献   
145.
利用2002年中国南极考察期间在东南极冰盖Princess Elizabeth地区钻取的LGB69冰芯, 对其海盐离子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冰芯主要化学离子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的第一特征向量(EOF1)可以作为描述海盐气溶胶的传输强度的代用指标, 可用于表征南印度洋准定常低压带海平面气压(SLP)的变化. 冰芯最近23 a(1979-2001年)的记录与SLP和低层风场的相关模态反映了海平面气压场准半年振荡(SAO)和南极大陆边缘下降风的季节特征. LGB69冰芯很好地记录了1708-2001年间南半球环状模(SAM)的变化特征, Na+时间序列呈现的3.5 a周期变化与SAM的周期变化具有很好地一致性. 在1970年SAM转为正位相后, 其与Na+的相关关系也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 LGB69冰芯的海盐离子可以作为重建过去近300 a海平面气压场和SAM变化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6.
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应演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与交通是互为变量的等位函数,交通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探讨自19世纪以来,城市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经历的五次创新活动及相应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相似文献   
147.
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释磷的通量估算--以南京玄武湖为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以南京玄武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条件下5℃、10℃、15℃、25℃、35℃玄武湖底泥释磷室内实验计算玄武湖释磷速率,得出底泥释磷速率与上覆水温度的关系,进而算出玄武湖北湖每年磷释放量为0.815 t,东南湖每年磷释放量为 1.013t,西南湖每年磷释放量为0.266t.玄武湖每年底泥释磷总量为2.094 t.根据费克定理,建立了间隙水扩散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玄武湖北湖每年磷释放量为0.799 t,东南湖每年磷释放量为0.983 t,西南湖每年磷释放量为0.232 t.玄武湖每年底泥释磷总量为2.014t.在不考虑外源污染的情况下,由底泥磷释放造成的内源污染使玄武湖磷浓度年均维持在 0.101 mg/L,超过湖泊富营养化磷标准,因此,在切断外源污染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治理磷的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介绍了陕北黄土高原油区TM图象的隐伏断裂和环状构造解译标志,建立了该区延安一带的构造格架,并分析了构造特征,提出了隐伏断裂控制环状构造的观点。最后,通过油气分布同新建构造格架的对比研究,认为环状构造集中区或隐伏断裂交叉部位是油气藏储存的良好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49.
变形监测网变形分析与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形监测网的差异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由观测误差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建筑物发生位移或沉降引起的,本文采用平均间隙法,运用数据统计的检验方法,分析控制网的稳定性和单点稳定性显著性,以是隙法为原理,找出数学模型,采用Quick-BASIC语言编程,使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利用“海洋四号”调查船,HY4-871航次在东太平洋海盆CC29站取得的短柱样,研究了沉积物岸性变化特征,分析讨论了元素在沉积物固液两相间的迁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短暂的地史时期内,CC29站沉积环境和物质来尖都有变。经沉积物由过去的以陆源和火的为主演变到现在的以陆源和生的源为主。沉积物质来源的变化是引起CC29站沉积物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的重要原因;间隙水元素浓度的变和与沉积环境有关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