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inner vacuum gap model 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most theories on pulsar radio emission. The fundamental picture of this model is the sparking, which was conjectured to be induced by magnetic absorption of background gamma photons. However, a question is, can the sparking be triggered in the millisecond pulsars (MSPs) with magnetic fields (B) only about 108 G? We investigate this problem by including the pair production above the inner gap.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s dipolar, our results show the background gamma-ray emission can not be the key factor that triggers the sparking, at least not in MSPs with B - 108 G, if the temperature in the polar cap region is only so high as is observed (< 4 × 106 K). Some other mechanisms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2.
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河以水少沙多而著称,自1855年以来,河口已经历10余次大型改道,形成以黄河泥沙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三角形河口沉积带。本文首次报道并讨论了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北太平洋海域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间隙水中铜、锰、镍等微量元素的详细研究表明,锰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16~8.61μg/dm3之间;铜和镍则主要与表层海水的初级生产力有关,研究区内间隙水中铜和镍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6~20.8和0.80~3.12μg/dm3,且这些元素在沉积物—水界面处均存在最大浓度梯度.利用“Fick扩散定律”计算表明,锰在研究区主要是从上覆海水向沉积物扩散,是沉积物中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铜和镍则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海水扩散,是底层海水中铜和镍的主要来源。与表层海水中铜和镍向底层海水的输送通量计算结果相比,底层海水中铜和镍的含量主要受沉积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和硫酸盐的“扩散-平流-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间隙水受到硅酸盐溶解、吸附和沉淀不同体系的控制,因而间隙水中的硅酸盐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垂直分布,并从模式中得到了上述反应的反应常数,其中E柱硅溶解的一级动力学反应常数为0.00l 42a~(-1)。首次发现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硅酸盐指数下降的垂直分布规律,并从数学模式上进行了处理。本文还研完了由于有机质还原sO_4~(2-)而产生的硫酸盐指数下降垂直分布,提出其模式,结果表明,SO_4~(2-)还原最大速率发生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每年可达lmmo1/dm~3。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铁及其与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由余家园、李家湾、石庄、拔茅山铜矿带环绕皂树咀辉石粗安玢岩体与上侏罗统砖桥组火山岩系地层内外接触带附近构成未封闭的环状矿带,具面状蚀变,铜草发育,矿化多呈细脉浸染状,地表矿化普遍较强,寻找与拔茅山铜矿类似近接触带细脉浸染型带状斑岩型铜矿具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温州市温瑞塘河为背景,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框架,开发了动态环状河网水质模型。用HSY(Hornberger,Spear and Young)算法作水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求得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从而提高模型使用的可靠性、降低决策的风险度。模型由水量子模型及水质子模型两部分组成:水量子模型采用圣维南方程并用四级解法求解;水质子模型采用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模型的机理,并结合环状河网特征作了修正,由于只需解常微分方程,因而避免了矩阵求解,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得用HSY算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成为可能。模型选取温州市温瑞塘河流域的鹿城区河网进行了首次应用,用HSY算法率定水质参数并讨论了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参数率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比较理想。最后简要讨论了参数不确定性传递。  相似文献   
8.
西南某电站右岸倾坡内夹泥裂隙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拟建大型水电站的右岸岩体中存在倾向坡内的夹泥裂隙,通过对其的发育情况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真剖析,认为该区内的倾坡内夹泥裂隙的成因并非正常卸荷引起,而是在构造的基础上,穹隆挽近期隆起的结果,为右岸坝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压汞仪数据处理中消除水银封闭间隙体积的量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MIC(Micromertics)公司生产的9220Ⅱ型自动压汞仪从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部门,在用作储集岩孔隙结构实验分析中常出现水银封闭间隙现象,本文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及在资料中的表现形式,总结出消除封闭间隙的定性、定量方法,几年的生产实践应用表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