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6篇
  免费   2778篇
  国内免费   2942篇
测绘学   1017篇
大气科学   1465篇
地球物理   4391篇
地质学   6065篇
海洋学   2108篇
天文学   310篇
综合类   943篇
自然地理   1717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604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757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430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相似文献   
172.
Although hydrotalcite, or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 is not a common mineral, it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that can be easily synthesized in laboratory. In this study, structural evolvement and BET surface area changes of heat treated Mg/AI-LDH is evaluated by XRD, TEM and N2-BET analy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gnesium-aluminum LDH with carbonate as interlayer anion, periclase-like oxides was formed at temperatures of 400-800℃. Meanwhile, 2-3 nanometer mesoporous were formed during decomposition of LDH. However, the heat treated samples still preserve the morphology of the original LDH plates. Periclase-like formed from LDH heat treatment may re-hydrolyze and recover the structure of LDH. However, crystallinity of the recovered LDH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LDH. This heat treatment will result in formation of (Mg, Al)-oxide nano-crystals and nanopores among the nano-crystals. When heating temperature exceeds 1000, the periclase-like (Mg, Al)-oxide is transformed into a composite with periclase (MgO) and spinel phases. The periclase can be re-hydrolyzed and dissolved in HCl solution. After acid treatment, the sample with a high surface area is composed of spinel nano-crystals and nanopores among them. Our results will provide a new and economic way to synthesize mesoporous materials through pathways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precursor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73.
林通 《地理教学》2006,(9):10-11
在当代认知发展及智力研究领域,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R.J.Sternberg)无疑是一位活跃人物。其代表性的理论建树是智力结构三重模式,并于1996年发展为成功智力理论。这是与加德纳(H.Gardner)多元智力理论同具影响力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成功智力理论得到了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证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74.
各地注册管理机构、总后营房部工程局:为了加强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管理工作,明确各地注册管理机构职能分工,简化注册程序,实行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现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有关注册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5.
煤层气俗称“瓦斯”,在我国煤矿重大恶性事故中,瓦斯爆炸引起的事故约占70%~80%。同时煤层气又是宝贵的气体能源。江西省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268亿m3,大于10亿m3的煤矿区有7个,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开发利用煤层气既可治理瓦斯,又可利用能源,应该加大煤层气科研、勘探、开发的力度,以改善、优化能源结构和矿山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76.
全站仪测距系统误差及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全站仪结构原理的阐述,分析了测距系统误差的来源,给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减小或解决测距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7.
红旗岭铜镍矿床地处华北地台与吉黑地槽系接触带--辉发河断裂北侧.区内出露30多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中1、7号超镁铁岩体中赋存铜镍硫化物矿(床)体.含矿岩体分相明显,各类岩石均具堆积结构.铜镍矿体呈似板状、脉状、透镜状及囊状赋存于超镁铁岩体底部橄榄辉岩相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7号岩体形成以流动分异为主,1号岩体为重力分异;原始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块状矿石系压滤作用产物,后续岩浆的补给和混合补充了成矿物质,硫化物不混溶程度受挥发分制约,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178.
建立油气化探数据库是油气化探信息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宏观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油气化探数据处理及异常评价的基础。本系统采用动态自适应结构,收集、录入了几十年来我国油气化探数据,可以完成油气化探数据登录、管理、浏览、检索、报表、数据预处理。文章中论述了油气化探数据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反映了油气化探数据库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9.
张猛刚  雷祥义 《西北地质》2005,38(2):99-101
地球表层系统是岩土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笔者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地球表层系统的边界、环境、要素、结构和功能;并分析了地球表层系统的开放性、有序性和耗散结构的特征;最后阐明了协调人地关系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0.
地球内部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及K(HPE)含量如何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固体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限定地壳的热和流变学结构、地球化学、岩石和构造模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对HPE深部分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大型花岗岩岩基的研究及对地表热流值和产热率之间关系的模拟,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HPE随深度的分布缺乏认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届时将提供超过5km的岩心,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带的HPE结构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对CCSD的100~2000m岩心的732块样品详细的放射性产热元素含量的测试及现今产热率计算的初步结果表明:(1)花岗质片麻岩具有最高的产热率,平均为1665×10-11W/kg;(2)副片麻岩(变沉积岩)具有中等的产热率,为994×10-11W/kg;(3)金红石榴辉岩及石榴石橄榄岩具有最低的产热率,为17×10-11~20×10-11W/kg;(4)放射性产热元素的浓度及相应的产热率随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呈现阶梯状的分布特征。产热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表明CCSD主孔中的HPE三明治结构。该结构可能代表着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的典型HPE结构,比大型花岗岩岩基的HPE结构更复杂,与传统的HPE指数衰减分布模式不吻合。CCSD主孔中所揭示的三明治式HPE结构是大陆被动陆缘中的基性及超基性岩、沉积岩及花岗岩在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