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2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58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山金矿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山金矿田岩石遭受了三期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这三期的造变形对金矿体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第二刖期韧性剪切变形阶段形成了矿田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晚期脆性剪切变形阶段金矿体在韧性剪切带中定位。  相似文献   
92.
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矿综合模式由成矿模式和成矿后的变化改造因素构成.江西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品位较高、矿量丰富的火山-侵入杂岩中的热液脉型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相山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和成矿后的隆升剥露,建立了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此模式表明,矿田东南部的铀矿遭受了强烈剥蚀,矿田西...  相似文献   
93.
西藏隆子县恰嘎锑矿位于藏南错美-隆子锑金成矿带中东部,该区成矿条件有利,是找锑铅锌的良好靶区。研究表明:①矿体原生晕发育,且分带明显。②结合原生异常分布态势及其与矿体的关系,成晕组分可以分为:前缘元素(Cd、Hg、As)、近矿元素(上部为Pb、Zn,中部为Sb,下部为Cu、Au、Ag)、尾晕元素(Mn、Bi、Mo、W、Sn)。③对该区利用浓集中心法和分带指数法分别求出了相近的分带序列:Pb-Zn-Mn-Bi-Mo-W-Sn-Cd-Hg-As-Sb-Cu-Au-Ag-Ba。④深部找矿方面,矿体很大可能向深部继续延伸或有盲矿体存在,且该矿床为热液型矿床。⑤在原生晕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深部矿体评价的指标(Cd×Hg×As×Sb)D/(Bi×Mo×W×Sn)D,数据表明该指标随深度的增加有规律地降低,是预测深部矿体资源潜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4.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与钨锡成矿. 为了厘清花岗岩与钨锡成矿的时空关系,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矿田内多期次花岗岩岩体(脉)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锡田矿田发生了三期岩浆事件,分别为加里东期(435~441 Ma)、印支期(220~230 Ma)、燕山期(141~160 Ma);三期花岗岩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U、Th等,亏损Ti、P、Sr、Ba等微量元素,具明显的负Eu异常,其中加里东期花岗岩与印支期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而燕山期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不同时期花岗岩中的成矿元素从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逐渐升高,特别是W、Sn元素在燕山期白云母与二云母花岗岩中最为富集,这与华南地区燕山期钨锡大爆发的时间是一致的;印支期岩体接触带发育少量矽卡岩型Fe-Cu-W多金属矿床,燕山期岩体接触带也发育矽卡岩型W-Sn多金属矿床,并在附近陡倾的张裂隙中发育多个中大型石英脉型W-Sn矿床,而加里东期岩体附近尚未发现钨锡矿化. 因此,锡田矿田的多期次花岗岩与钨锡多金属成矿是时空耦合的,且成矿以燕山期矽卡岩型与石英脉型钨锡矿为主.   相似文献   
95.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共生与分离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狮子山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铜金多金属矿田.矿田内铜、金矿床或矿体既各自独立产出,义相互共生或伴生,铜矿化和金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既共生又分离的现象.本文选择矿田内代表性铜矿床和金矿床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进行成矿流体中铜、金溶解度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和1分析,探索铜、金共生与分离的机制和...  相似文献   
96.
新余铁矿田含铁岩系地层物质系统沉积的地球化学环境是一个氧化相-弱氧化相-弱还原相-还原相的演变过程.矿田经历了澄江-加里东构造旋回的多期次、多方向、多型式褶皱构造改造.新余铁矿田矿层和舍铁岩系的各种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是铁矿的沉积成岩作用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的物质反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分析矿田成矿地质系统的内在规律,总结新余铁矿田矿层和舍铁岩系变化特征,矿层顶板、底板和含铁岩系标志层特征以及矿田东、中、西段构造特征.解释新余铁矿田单层矿"红绸舞式"褶皱的成因,为铁矿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李建红  夏宗强 《矿物学报》2011,(Z1):251-252
贵东产铀花岗岩岩体分布在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属于吴川-四会断裂带的北段。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以及与成矿作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然而,岩体只在其东部产出有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岩体的西部目前还只发现有少量的铀矿点和矿化点,没有发现铀矿床。岩体东部已知矿田还有多大的铀资源潜力、岩体西部是否确实无矿床存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将对该区的铀资源  相似文献   
98.
水口山矿田矿床定位模式及找矿远景区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从水口山矿田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及矿田构造岩浆作用分析入手,阐明了矿田内两大成岩成矿系列:Ⅰ与燕山中期中酸性侵入类有关的中温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铅锌铜银硫矿床,Ⅱ与燕山晚期英安质次火山-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铅锌金银矿床.讨论了两者间的时空关系,分析了控矿因素,总结了矿床定位模式,并结合地物化遥资料进行了矿田内找矿远景区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
湘南柿竹园矽卡岩型-云英岩型钨多金属矿田是中国最重要的钨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前人对该矿田的矽卡岩型成矿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而对矿田内云英岩型钨矿化研究薄弱,制约了矿田内成矿理论的认识和矿产勘查部署。通过野外调查,文章系统总结了矿田内云英岩型矿化样式、空间分布、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研究显示柿竹园矿田内云英岩型矿体包含4种矿化样式:第一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云英岩型矿体、石英斑岩中云英岩型矿体、第二期黑云母花岗岩中云英岩型矿体和矽卡岩-网脉状云英岩复合型矿体。这4种样式的云英岩型钨多金属矿体是柿竹园矿田内不同阶段的花岗岩成矿的产物。白钨矿化学成分显示矽卡岩型矿化的白钨矿低Mo,而云英岩型矿化白钨矿富Mo,指示云英岩矿化较矽卡岩矿化具有更氧化的环境。柿竹园矿田矿化格局显示云英岩型矿化受矿田和矿床尺度的花岗岩体侵位前锋控制,矿田尺度表现为岩体由北东深部向南西浅部侵位,千里山岩体南部为岩体侵位的前锋,岩体南部发育较大规模的云英岩矿体;矿床尺度上,云英岩体的定位受控于花岗岩岩突的控制。此外,矿田菱形格状构造对岩突产出位置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也具有重要勘查指示意义。结合矿田控矿构造格局、不同期次岩浆岩对云英岩的控制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笔者提出了大吉岭、柿竹园深部和柴山深部3处云英岩型钨多金属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00.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该震前1天曾发生MS5.4前震,震后余震活动频繁.截止到2月20日12时,该地震序列记录到4000多次余震,最大余震为2月12日MS5.7地震,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该地震前震的b值明显低于该区域正常活动的b值和余震的b值.这次地震位于西昆仑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的交汇区域的阿什库勒断裂北段,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余震区NE向长70 km、宽20 km,分为主余震分布区和次余震分布区,其中ML4.0以上强余震基本位于NE向主余震分布区,N--S向的次余震分布区则以ML3.0左右地震分布为主,显示该部分可能受到主震的触发作用.于田地区曾发生的2008年3月21日MS7.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正断型,距这次地震约100 km;2012年8月12日发生的MS6.2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正断型,距这次地震约10 km.该地区的发震构造背景是:在NE向阿尔金断裂带尾端向SW方向延伸过程中,左旋走滑作用逐渐转换为拉张作用,形成多条左旋走滑兼具拉张作用的断裂. 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发震模式表现为:左旋走滑的阿什库勒断裂北段与南段因速率差异而产生的小型构造盆地,在区域拉张作用力下顺时针旋转;2008年MS7.3张性地震后区域的伸展作用增强,导致盆地南侧的苦牙克断裂发生2012年MS6.2张性地震,该地震引起2014年MS5.4前震,两者激发其后在盆地北侧阿什库勒断裂发生了2014年MS7.3主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