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334篇
海洋学   305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One new species of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Cephalanticoma filicaudata sp. nov. from the Huanghai Sea,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Cephalanticoma filicaudata sp. nov. is characterized by well developed cephalic capsule, three teeth at the anterior of oesophagus, excretory pore opens posterior to cervical setae, only two cervical setae per file, body length longer than 5 200 μm, tail long and no ventral-lateral seta between the supplement and the cloacal opening. Types are deposited in the 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浮游植物指悬浮于水中的微小藻类植物,是浮游生物中的自养生物部分。浮游植物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多分布于水域的上层,个体极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繁殖极快。在淡水中主要是蓝藻、绿藻、硅藻等,在海水中主要是硅藻、甲藻。  相似文献   
14.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5):F0002-F0002
2009年11月24日,科学家在数千米深的海底发现了数千种奇特物种。这些新发现物种最深的生存深度达到约4800米,它们承受着人体骨骼所无法承受的压力。此外,科学家们在200米深度的海水中发现了17650种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海洋监测人员培训的起源与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此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发展现状。通过对该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对此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雨  林茂  杨清良  林更铭 《海洋通报》2012,31(4):426-432
分别对1996年5月和1997年7月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51个采样站位的87份网采浮游植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束毛藻种群的物种构成和丰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动力条件、温盐、营养盐及其他元素对束毛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的束毛藻种群由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组成,前者分布最为普遍,检出率100%,丰度最大.1996年5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44.55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1%,在吕宋海峡密集,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态势.1997年7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152.72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9%,除吕宋海峡外,台湾东北部海域为次高值区,总体呈现西南高,中部和东部低的分布态势.较之邻近海区结果,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的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高于太平洋赤道热带海域、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东海产卵场,低于台湾海峡西侧20 m 以浅和东海低氧区.在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的丰度分布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黑潮流向所决定,高温高盐的黑潮水系利于束毛藻的增殖,束毛藻的丰度分布与 Fe、P 等化学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埋栖贝类的毒性作用,本文研究了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幼贝和成贝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物种敏感度分布。研究表明,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对毛蚶幼贝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值分别为286.5、23.4和17.9 ng·mL~(-1),对成贝的96 h LC_(50)值分别为3 931.9、709.5和737.7 ng·mL~(-1),说明相较成贝毛蚶幼贝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更敏感。多物种毒性数据比对发现,贝类对3种菊酯的敏感性低于已报道的鱼类和甲壳类,物种敏感度分布模型分析表明,基于保护95%水生生物种类的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毒性阈值分别为0.20、0.01和0.02 ng·mL~(-1)。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近海环境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中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9-2010年四个季度月用底栖生物抓斗式采样器捕获的文昌鱼样品,从其资源分布、年龄结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对厦门国家级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种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文昌鱼种群资源分布衰减趋势明显,只在黄厝—前埔海区、小嶝岛—角屿海区和南线—十八线海区3个核心区还有分布,但资源密度低,分布范围狭小,而在鳄鱼屿实验区未能发现.(2)文昌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关系:W=6.6895×10-4L3.1818;体长与体质量生长方程分别为:厶=65.63[1-e-0.68(t+032)],Wt=404.62[1-e-0.68(t+032)]3.1818;夏季、冬季航次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25-35mm和35-45mm,优势体重组分别为25-50mg和50-100mg;秋季低龄鱼较多,而冬季高龄鱼比例较高.(3)采用ELEFAN Ⅰ技术分析了厦门文昌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K、L∞、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开发率E,发现其生长参数K值较大,自然死亡系数较高,开发率较大(0.69).综之,厦门自然保护区内的文昌鱼种群健康状况整体不佳,应注意资源保护,加强保护文昌鱼栖息地的底质和水质以及防止过度捕捞以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沿海多次野外实地考查以及文献报道,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马尾藻属海藻资源的物种构成和区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藻属种数在我国海域的水平分布呈现出北少南多的趋势,黄、东海仅17种,南海达到124种、占世界马尾藻总数的36.47%.其中,黄海西区、东海西区、南海北区和南海南区种数及小区单一分布种类数分别为10、13、82和61种及2、3、52和42种.我国特有种类为64种、占世界尾藻总数的18.82%.在我国沿海马尾藻的垂直分布特征为:高潮带2种,低潮带91种,潮下带78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开发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微卫星标记,从获得的1 450个四至六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中随机挑选93个位点进行引物合成和多态性检测,最终开发出3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31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29(均值13.48),观测杂合度(Ho)为0.281~0.875(均值0.650),期望杂合度(He)为0.557~0.958(均值0.838),多态信息含量值(PIC)为0.456~0.939(均值0.803),表明所开发的31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表明,17个位点符合HWE("哈迪-温伯格"平衡),且各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跨物种扩增结果显示,分别有27、20、20、18、9个微卫星标记在颌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长身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及金带细鲹(Selaroides leptolepis)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本研究开发的多态性长碱基重复微卫星标记可为蓝圆鲹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的遗传学评估手段,亦可为圆鲹属和鲹科鱼类系统进化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