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The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done by Chinese geophysicists from 1999 to 2002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includes several research areas: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s using seismic tomography, anisotropy of the upper mantle 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quality factor Qβ for S waves, subduction zone, mantle discontinuities,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arth‘s materials and others. The review concerns mainly the contents, the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It can be seen that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4 years in China. It is shown on three aspects: advancement made on some preexistent areas; pioneering on some new fields and new methods adopted.  相似文献   
192.
第四纪沉积物的物理性质记录与Heinrich事件的联系JianChi等北大西洋北部沉积物成分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冰)11的非生物成固的物质输入(例如,Baumann等,1993).自从Heinrich(1988)发现了东北大西洋Dreizack海山...  相似文献   
193.
南海三海区海底沉积物物理性质及声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底是影响海洋声场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了解海底沉积物的物理特性以及它与声学参数的关系,对于海洋声场分析,声纳作用距离的预报,水声设备在海洋中检测和应用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出于实用的需要,我们曾于夏季在二十天时间内对南海三个海区水声环境场进行考察,其中海底沉积物的物理特性和声学特性是主要内容之一。分别标称为Ⅰ、Ⅱ、Ⅲ的三个海区同在一个海域,都处于纬度18°40N'上下,距离海岸Ⅰ海区约5n mile,Ⅱ海区50n mile,Ⅲ海区110n mile左右,考察范围,每个海区约200  相似文献   
194.
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atural Marine Intermediate Deposits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oastal structures may be built on natural sedimentary intermediate grounds, which mainly consist of silty soils and fine sandy soils. In this study, extensive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nattwal marine intermediate deposits 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 in behavior between natural marine clayey soils and natural marine intermediate deposits. The natural intermediate deposits have almost the same miles of natural water content to liquid limit as those of the soft natural marine clays, but the former have much higher in-situ strength and sensitivity than the latter.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of soils affect significantly tip resistance obtained in field cone penetration tests.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natural marine intermediate deposit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ample disturbance due to their high sensitivity and relatively large permeability. Unconfined compression shear tests largely underestimate the strength of natural marine intermediate soils. The triaxial consohdated compression shear tests with simulated insitu confined pressure give results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uncomfined compression shear tests.  相似文献   
195.
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开采程度仍有待提高。土壤的热物理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工程特性,对浅层地热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开发方法等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对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和宝鸡市范围内的粉质黏土的热物理性质开展研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揭示了粉质黏土比热容、导温系数和热导率的宏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粉质黏土的热导率为0.82~2.65 W/(m·K),导温系数为0.001 28~0.004 86 m2/h,比热容为0.77~1.53 kJ/(kg·K); 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热导率整体呈减小趋势,且数值分布范围缩小; 比热容总体随导温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导温系数随热导率的增大呈线性增大,且相关系数均较高。研究可为工程实践过程中开发利用浅层地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6.
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传统的热水型地热开发的基础上,国际上非常重视热干岩(Enhanced Geothermal)型地热的勘探开发.在这两类地热勘查和开发中,地球物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热系统的目标体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出发,分析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与温度、压力和含水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岩石会出现去磁、电阻率降低、密度降低、弹性波速度也现明显降低等现象.进而分析地球物理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地热勘查地质-地球物理异常模型.结合国际上21世纪以后的新方法技术,分析了重磁、电、地震方法在利用由于岩石温度的升高而出现的特殊地球物理现象,并应用于地热勘探.通过国内外实例介绍了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成功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地热勘查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熔体形态学及其对岩石物理和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了熔体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从熔体分数和熔体分布形态两个方面,综合前人在熔体对岩石物理和力学性质的影响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在部分熔融初期,熔体分数小,熔体主要分布于孤立的熔体囊内,对岩石的电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影响不大,但是,对岩石的弹性波波速影响却很明显;随着熔体分数的增大,孤立的熔体囊逐渐连通形成熔体管道网络,岩石的电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当熔体分数增至某一临界数值时,岩石体系结构改变,岩石的力学性质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98.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物理数据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察获得的冰物理性质方面的原始观测数据将在中国南北极考察网公布。为了方便各方人员使用这些数据,本文给出这套资料的描述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9.
为研究深海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与物理性质相关关系,于2016年11月在实验室对水深3164~5 592 m的菲律宾海深海海底沉积物柱状样品的声学特性进行测量,获取了沉积物声速、声速比、声阻抗、声阻抗指数等声学特性参数。结合沉积物的孔隙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参数,分析了海底沉积物声速、声速比、声阻抗、声阻抗指数与孔隙度、密度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该海域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深海数据与浅海回归方程符合度较差,与深海回归方程符合度较好;Hamilton校正方法有助于修正实验室测量引起的温度和压力误差,声速比与Hamilton方程符合度比声速好;声阻抗和声阻抗指数与物理性质参数的相关性优于声速和声速比。此外,研究认为由于海底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较为复杂,其声学特性回归方程存在差异。由于上述差异的存在,在使用基于不同海域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预测时,应加以区别对待。该研究丰富了深海海底沉积物声学数据,对促进深海海底沉积物声学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0.
河西走廊新月形沙丘表层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丘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了河西走廊沙漠中部戈壁地表发育的新月形沙丘、灌丛沙丘及附近的湖相沉积物和戈壁表层沉积物的38个样品,对其物理性质(平均粒径、分选程度、峰度、偏度)和化学性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新月形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以中沙为主(21.65%~57.39%),其次是细沙(23.22%~52.96%);平均粒径为0.27~0.43 mm,大于其他沙漠。分选性以中等较好为主,粒度曲线近对称,峰度中等。常量元素以CaO和SiO2为主,分别为5.55%和66.12%;微量元素含量在同一沙丘具有相似性,但不同的沙丘之间的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