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测绘学   2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19篇
海洋学   499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贵州紫云猫营泥盆系生物礁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应江  吴道远 《贵州地质》1995,12(4):307-310
猫营生物礁,是在生物滩相碳酸盐岩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分布于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的线状礁体。主要造礁生物为层孔虫及通孔珊瑚、灌木珊瑚。根据沉积构造及生物组合特征划分为生成与发展期、成熟期及消亡期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72.
德国泥盆纪的层孔虫十分繁盛,不同形态、不同规模的层孔虫礁体广泛发育于台地内部、台地边缘和深海盆地内的火山周日。块状层孔虫是主要的造礁生物,四射珊瑚也参与了造礁,但数量极少。礁区岩相分异明显,盆地相、礁前相、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清晰可辨。部分礁体,如布瑞隆环礁显示清楚的初殖、拓殖、繁殖和衰亡四个演化阶段。层孔虫礁的主要繁盛期为吉维特期-弗拉斯期。德国泥盆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类似于加拿大同时期的生物礁,但在德国泥盆纪的礁灰岩杂体内至今尚未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可能与莱茵海西地槽复杂的地质发展史有关。  相似文献   
973.
贵州长顺漫滩泥盆系生物礁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沛 《贵州地质》1989,6(1):65-70
长顺县漫滩附近中泥盆世东岗岭期生物礁。是台缘点礁,主要造礁生物是层孔虫。可划分三个成礁旋回。  相似文献   
974.
祝仲蓉 Marsh.  J 《沉积学报》1992,10(1):133-145
更新世以来,剧烈的构造运动已将巴布亚新几内亚合恩半岛东北海岸的晚第四纪珊瑚礁阶地抬升上千米.阶地中造礁珊瑚的成岩变化和成岩产物的组构特征反映了该礁的成岩历史,充分体现该区快速构造上升的影响.海水潜流带和淡水渗流带为上升礁的主要成岩环境.生物钻孔、生物碎屑填隙、珊瑚文石针粗化、珊瑚骨骼的溶解和新生变形转化,以及其不同矿物成分和组构的种种胶结物的胶结作用是造礁珊瑚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其成岩变化发生于开放的化学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75.
中国西南及其邻区晚震旦世晚期、早寒武世、早奥陶世、早志留世、中泥盆世、早、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为主要成礁期,生物礁的分布与沉积相、古构造相关,其主要受成礁期同生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976.
陕西镇安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晋炎 《沉积学报》1994,12(1):16-22
三里峡晚泥盆世生物礁厚180m,东西宽4km,由东往西可分出礁前、礁核、礁坪和礁后亚相,为一南北向延伸的线性障壁礁体,往南与月西、公馆等地礁灰岩构成南北向生物礁带。生物礁形成于盆地活化期地垒式台地边缘,经历了滩礁期、发展期、全盛期和衰亡期。同沉积断裂活动产生了有利礁相沉积的海底地貌隆起,礁体的快速生长加剧了古地貌的差异和岩相分异,形成礁后局限成矿盆地。  相似文献   
977.
本文利用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广西凌云县二叠系生物礁的成礁环境,指出不同微最元素的分布与生物骨骸的固定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有关,利用R型因子分析对微量元系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78.
辽东太子河流域中石炭世若干生物礁的发现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巩恩普 《沉积学报》1994,12(1):23-31
辽东太子河流域中石炭统本溪组中发现了若干个生物礁。造礁生物为Chaetetes Penchiensis和Arach nastraeaman chrita。太子河流域的几个生物礁在生物组成、造礁方式和礁石特征等诸方面完全一致。在宏观上呈不连续天带状展布。与区域沉积相带展布方向相同。因此,本文认为它们同属一个岸礁体系。  相似文献   
979.
郑庆年 《沉积学报》1990,8(3):103-109
本文论述阶叠状藻叠层石,柱轴与底面斜交的分离短柱状藻叠层石和短棒状层孔虫叠层石的形态与海侵方向、次数、幅度、盆地性质、盆底地形等沉积环境的关系。本区古生代底栖造礁沉钙藻对造架生物的镶盖和填隙粘结作用,形成有利成矿的礁环境。指出区内不同形态叠层石的分布及生物群落的演化,皆与西澳坎宁盆地同时代生物礁相似。  相似文献   
980.
湘西渔塘早寒武世生物礁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西渔塘早寒武世清虚洞期生物礁为国内外罕见的规模较大的堤状藻礁,发育于川滇黔碳酸盐台地南东边缘。造礁生物为表附藻、尼科尔森藻及葛万藻等,具明显的生长生态及分带性特征。该生物礁的形成及演化受同沉积断裂控制,发育三个造礁旋回,每个旋回由四个依次向上变浅的沉积阶段组成和相对应的礁基、礁核、礁前、礁后及礁顶亚相。礁后藻砂屑灰岩系渔塘铅锌矿极为重要的控矿岩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