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59篇 |
免费 | 2541篇 |
国内免费 | 41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4篇 |
大气科学 | 857篇 |
地球物理 | 1503篇 |
地质学 | 12319篇 |
海洋学 | 2098篇 |
天文学 | 101篇 |
综合类 | 1041篇 |
自然地理 | 9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491篇 |
2022年 | 582篇 |
2021年 | 623篇 |
2020年 | 501篇 |
2019年 | 551篇 |
2018年 | 416篇 |
2017年 | 464篇 |
2016年 | 424篇 |
2015年 | 525篇 |
2014年 | 762篇 |
2013年 | 615篇 |
2012年 | 740篇 |
2011年 | 848篇 |
2010年 | 681篇 |
2009年 | 700篇 |
2008年 | 729篇 |
2007年 | 691篇 |
2006年 | 661篇 |
2005年 | 605篇 |
2004年 | 535篇 |
2003年 | 613篇 |
2002年 | 700篇 |
2001年 | 806篇 |
2000年 | 457篇 |
1999年 | 482篇 |
1998年 | 482篇 |
1997年 | 491篇 |
1996年 | 454篇 |
1995年 | 444篇 |
1994年 | 429篇 |
1993年 | 364篇 |
1992年 | 350篇 |
1991年 | 287篇 |
1990年 | 291篇 |
1989年 | 288篇 |
1988年 | 62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1篇 |
1976年 | 6篇 |
1972年 | 7篇 |
1964年 | 8篇 |
1954年 | 5篇 |
1943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再论煤中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演化的拼叠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芳构化作用和环缩合作用的传统煤化作用理论具有一定局限性,煤中基本结构单元拼叠作用是高煤级煤演化的特有机理。拼叠作用显著发生的起点位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为6.0%附近,大分子化学键的均裂提供了拼叠作用得以实现的微化学环境条件,其实质是一种“动力化学”过程,与氧接芳碳等有关的大量“均裂”是在短暂的煤化阶段中突然出现的,导致“拼叠作用”的显著发生具有“阶跃式”特征,是造成高煤级煤中期到后期阶段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急剧增大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地球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83.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记录了多期岩浆-变质作用,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和1.89~1.85 Ga的巨斑状花岗岩、正长岩分别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开端和结束。最新研究显示,2.20~2.15 Ga的岩浆作用形成了2种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在青城子铅锌矿集区北部采集的兰花岭、白砬子花岗闪长岩和黄泊辉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77±19 Ma、2129±36 Ma、1876±29 Ma。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明显不同,属于弱过铝质、低钾钙碱性—碱性岩石,Zr、Hf、Nb、Rb含量较低,K2O/Na2O值、稀土元素总量极低,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类。根据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 (t)值为−5.1~9.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2089~2817 Ma,岩浆源区为约2.5 Ga的太古宙地壳物质和少量软流圈地幔物质。兰花岭地区花岗闪长岩具备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亲缘属性,可能形成于弧岩浆俯冲挤压环境;结合形成于伸展环境的A型条痕状花岗岩特征,认为约2.2 Ga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活动带呈现总体伸展、局部挤压的构造环境,为洋壳板块向龙岗地块俯冲碰撞过程中或碰撞后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84.
地磁异常ΔZ受到岩石斜磁化方向畸变。应用函表示ΔZ后,能将磁异常ΔZ化到磁极而消除了这一畸变。由此得出垂直磁化磁异常三分量ΔZ⊥、ΔX⊥、ΔY⊥,它们的导数以及向上和向下延拓公式。这一方法将有助于地磁资料的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85.
李昕阳石培基尹君锋李雅丽才文顺 《中国沙漠》2023,(4):135-145
旅游流可表征地区游客需求偏好程度,是诊断识别区域旅游业发展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西走廊为例,通过对携程网、去哪儿、同程网三大旅游网站游记数据挖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究河西走廊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并针对性提出区域旅游地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聚,等级性较为明显。(2)旅游流网络整体上覆盖面较大但紧密程度较低且不均衡,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3)旅游流网络处于不均衡,节点具有结构洞特征。基于“点-轴”理论,根据旅游地现状和指标结果优化旅游空间格局,确定了3个等级的旅游发展点、两个等级的旅游发展轴及三大旅游地系统,构建了河西走廊“点-线-面”的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6.
87.
88.
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防护标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本文通过2个地下水实例,比较了桩基础和地下室底板在不同规范体系下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和防护标准的差异。腐蚀环境越严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差异越大,因此,有必要统一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防护标准。针对SO42-和CL-腐蚀性评价差异较大的情况,本文给出了干湿交替作用及其强度的定义,提出了一种统一水土腐蚀性评价指标及其分级的建议方案。干湿交替作用是指在固体表面能够形成液相水与气相水交替转换或持续转换的一种现象,干湿交替作用强度定义为固体表面液态水的相对蒸发速率和固体表层饱和度的乘积。 相似文献
89.
90.
对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田和新立油田扶余油层砂岩岩石学特征和各成岩作用类型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表明,扶余油田和新立油田的扶余油层主要类型分别为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并经历了中等压实作用、自生石英胶结作用、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交代和溶解作用等,达到晚成岩阶段A2亚期.该油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成岩早期的产物,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大于8%时,直接影响岩石的机械压实作用和油层的孔隙度.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砂岩中长石含量相比新立油田高,可能导致该地区扶余油层砂岩的交代和溶解作用相对发育,从而抑制其内石英颗粒的次生加大,并形成高含量的自生高岭石,及因长石溶解所至的两个自生高岭石峰值特征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