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745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30篇
地质学   1093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是偏心支撑结构中抗震耗能的结构形式之一,为了研究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中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对结构滞回性能的影响,进行了2榀1/3缩尺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了试验过程,分析了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延性好、耗能能力强,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的改变对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强度、刚度以及耗能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设计得合理,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侧向刚度较大,可以满足在小震或中震作用下的结构变形要求,在大震作用下提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散地震能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2.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are one of the mostly common used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heir seismic performance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columns and be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tests often column and three beam specimens, some of which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code and oth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arly non-seismic Chinese design code, aiming at repor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damaged or collapsed RC frame strctures observed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effects of axial load ratio,shear span ratio, and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on hysteresis behavior, ductility and damage progress were incorporat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n-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show premature shear failure, and yield larger maximum residual crack widths and more concrete spalling than the 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In addition, longitudinal steel reinforcement rebars were severely buckled. The axial load ratio and shear span ratio prov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ctility, crack opening width and closing ability, while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had only a minor effect on column ductility, but exhibited more influence on beam ductility. Finally, the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atio did not influence the maximum residual crack width and closing ability of the 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点荷载试验对所采煤样抗拉强度进行了室内测定。在煤体波速原位测试及煤岩波速的实验室测定的基础上,对煤体完整性系数进行了计算,并以准煤体强度理论为依据,利用点荷载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煤体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煤体完整性系数为0.47,抗拉强度值为0.08MPa,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工程中煤体抗拉强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土塞效应后,根据规范公式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值偏于保守。此外,根据单桩静载荷试验,验证了当Q-S曲线为缓变型时,采用多项式拟合法推测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以及采用S-lgQ法确定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值的方法,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95.
以某一工程钻孔变截面灌注试桩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相同土质条件下,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在竖向桩顶加载方式下荷载传递机理的异同;并通过引入相对摩阻力Rτ,进一步分析了桩型对桩侧摩阻力发挥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摩阻力Rτ等于1.0,表明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相对摩阻力Rτ大于1.0,表明桩侧摩阻力表现为强化现象;相对摩阻力Rτ小于1.0,则桩侧摩阻力表现为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6.
金丹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47(3):15-19,24
为了分析以采煤机作为震源接收到的随采地震数据的波场特征,从正演模拟的角度出发,通过将采煤机截割方式及滚筒的受力情况转换为震源力函数的形式,以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荷载分布作为震源对波动方程进行加载,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波动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正演单炮数据。最终,数值模拟得到的随采地震数据显示出,采煤机震源激发的波场中,横波能量占据主导地位,纵波能量较小,且在高频数据中,y分量上有明显的槽波存在,其极化特征显示出该槽波为Love型槽波。最终,模拟数据与实际采集的y分量数据对比表明,二者在波场成分及分布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7.
环境侵蚀下水泥土力学特性的时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在各种环境因素(水、不同化学溶液、不同浓度以及不同pH值等)影响下的水泥土在各个龄期的力学特性,对其相应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水泥土在各种侵蚀环境下的力学特性与时间的关系,并对环境侵蚀条件下水泥土的强度增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环境因素对水泥土力学性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从时间效应看,随着水泥土中水泥的水化和水泥固化体的形成,侵蚀效应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8.
路堤荷载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应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温州瓯海大道桥头路堤采用低强度砼桩和水泥搅拌桩组合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通过在路堤下埋设钢弦式压力盒,获得了路堤下低强度砼桩、水泥搅拌桩以及土的应力比数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三者荷载分担比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测试结果还表明,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要比刚性承压板下小得多,其研究成果可为路堤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裴江涛  杨璐  骆祖江 《华东地质》2023,44(4):467-475
以江苏海门地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为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区近年来地面沉降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发展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地面沉降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海门地区早期第Ⅲ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全区整体发生沉降;但随着地下水计划开采的实施(2013年以后),沉降区域由全区转为局部,主要发生在软土分布与建筑荷载密集地区,主压缩层是潜水含水层、第Ⅰ黏性土弱透水层以及第Ⅰ承压含水层。区内软土分布与地面沉降关系密切,建筑荷载密集地区与地面沉降频发地区呈高度相关性,即软土分布与建筑荷载是目前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高广运  梁婷  林健  雷丹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s1):889-895
为讨论地铁荷载作用下上海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问题,本文利用边界面本构模型结合弹塑性动力固结有限元理论,通过ABAQUS数值软件分别建立了轨道-隧道-土体相互作用模型,考察单孔和平行双孔两种隧道布置情形。分析了单次、多次地铁列车动荷载加载引起的隧道地基沉降规律,并结合3种经验模型预测了隧道的长期沉降,得到3种不同加载工况下由列车动荷载引起的动应力幅值与沉降;并对比分析了单双孔隧道的沉降特性,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沉降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型的预测值与沉降实测值接近;双孔隧道的土体沉降不仅是单孔隧道沉降值的简单线性叠加,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