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9篇
  免费   3742篇
  国内免费   5859篇
测绘学   882篇
大气科学   699篇
地球物理   2596篇
地质学   16985篇
海洋学   1337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1311篇
自然地理   939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771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670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602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652篇
  2015年   716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891篇
  2009年   972篇
  2008年   903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734篇
  2001年   766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687篇
  1998年   664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532篇
  1994年   484篇
  1993年   444篇
  1992年   433篇
  1991年   380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54年   8篇
  1948年   14篇
  1947年   7篇
  194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2 毫秒
351.
任意载荷激励下直角三角形板单元局部动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在任意载荷激励下直角三角形板单元局部动力效应修正公式。采用单边积分法,对单元边上的单位宽度上的内力进行局部动力修正,代替以往的用加密网格提高精度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局部动力效应影响不可忽略,本文方法可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这对分析大型复杂结构环境载荷激励下的局部动力效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2.
通过对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缅甸弧附近三塔断裂带活动性的野外考察研究,探讨了位于缅甸弧东侧的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动力来源和空间不均匀性。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兴都库什弧的正面碰撞和青藏高原隆起导致的侧向挤出作用对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影响可能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缅甸弧的碰撞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3.
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对南宁市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文件审核的总结,依据相关防雷设计规范,提出对新建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审核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4.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结合近几年来渤海湾盆地区深层地震勘探与解释的成果,重点论述了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燕山期构造变形样式总体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横向上总体可分为三个构造带,西部为向西逆冲的薄皮逆冲带,中部为冲断—走滑带,东部为厚皮褶皱—冲断带,主体由两期挤压方向皆为NW—SE向的褶皱—逆冲变形形成;并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但是,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其空间上的差异是基底构造格局及其空间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其它研究结果还表明,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55.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is studied during the severe flood and drought years of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level (200 hPa) ISO pattern for severe flood (drough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ticyclonic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a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The lower-level (850 hPa) ISO patter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nticyclonic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area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a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from the area nor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o Japan. These low-level ISO circulation patterns are the first modes of the ISO wind field according to the vector EOF expansion with stronger amplitude of the EOF1 time coefficient in se-vere flood years than in severe drought years. The analyses also reveal that at 500 hPa and 200 hPa,the atmospheric ISO activity over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North China, and the middle-high latitudes north of China is stronger for severe flood than for severe drought. The ISO meridional wind over the middle-high latitude regions can propagate southwards and meet with the northward propagating ISO meridional wind from lower latitude regions over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severe flood years, but not during severe drought years.  相似文献   
356.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异常现象,与实际气候中出现的Double ITCZ现象并非指同一问题。文中对比观测和模式结果,指出了Double ITCZ现象的主要特征,针对它的出现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再利用模式输出的热量收支各项进行统计,得到了从海洋热收支分析得到的海表温度变化原因。与观测到的正常模态相比,Double ITCZ是一个异常的模态,它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降温和东南太平洋10°S附近的升温。海洋热量收支分析表明,暖池区的降温主要是受到扩散的作用,而表层平流的异常增暖在决定异常辐合带区升温过程中占第一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7.
358.
359.
李昌富  李松 《黑龙江测绘》1997,20(3):20-21,9
对几种计算简捷而精度又较高的1980系坐标换带计算程序分别进行一定数量的试算,现将试算、分析、比较情况介绍给同行们,供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60.
利用TM数据快速提取含矿蚀变带方法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马建文 《遥感学报》1997,1(3):208-213,224
热液蚀变岩类是在含矿热液作用下引起原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蚀变岩类往往与内生产矿产伴生,有时其本身就是含矿体。不同蚀变矿特级组合具有独特的光谱响应,但是光谱的反射和吸收产特征较弱称为遥感找矿弱信息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