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04篇 |
免费 | 719篇 |
国内免费 | 11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0篇 |
大气科学 | 705篇 |
地球物理 | 683篇 |
地质学 | 2988篇 |
海洋学 | 366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296篇 |
自然地理 | 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95篇 |
2022年 | 223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203篇 |
2018年 | 142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28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206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69篇 |
2005年 | 152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90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中,当进入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之后,系统不断调整结构抵抗外力的扰动,裂纹向局域集中的有序方向发展,应变能不断耗散,并以应变能的耗散为媒介,使系统与外扰动所追加的负熵流产生能量流通,也使系统熵值和系统的维数逐次降低,这一阶段岩石系统远离平衡态,岩石的破坏是系统熵的突变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并在验证应变能分布与结构块度分布模式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序度的尖点突变性,解出岩石系统的分岔集,这个分岔集就是岩石系统熵突变的整体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12.
13.
杨家寨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兰坪—普洱双向弧后陆内盆地与绿春陆缘弧带结合部,矿体近矿围岩主要为下二叠统高井朝组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少部分为石英斑岩,矿体就位于与莫马洛断层(F4)成锐角度相交的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带.成矿作用共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矿源岩(层)形成阶段,燕山早期——矿床形成阶段;燕山晚期——矿床定位阶段.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完整井变流量抽水附近地下水运动的解析解,利用积分方程的方法,推导出了水井水位降深以任意一种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时含水层中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积分方程形式的解,并提出了该积分解相应的近似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东部依兰珠山变辉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东部依兰珠山变辉长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确定其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变辉长岩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具典型的条痕状吸收特征和较高的Th/U比值(0.20~0.86),暗示其岩浆成因。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256±3)Ma,表明珠山变辉长岩形成于晚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变辉长岩具有贫硅,富镁、铁、铝、钙的特征;其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Ti)亏损。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珠山变辉长岩为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古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暗示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在晚二叠世之前尚未碰撞拼合。 相似文献
17.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事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事件第一阶段的强冷空气主要来自新地岛以东洋面的平流层下部和对流层上部,从第二到第四阶段除了新地岛以东洋面外,还有来自北欧和拉普帖夫海、地中海的高位涡强冷空气补充。伴随着高层高位涡向南传播,高位涡气块在垂直方向强烈向下伸展、对流层顶动力异常,引起高位涡区气块旋转加强、正涡度增加及其前方低层正涡度的产生,而其后方,因绕高位涡中心气流沿等熵面下沉,地面高压迅速发展,低位涡气块则相反。过程期间,由于巴尔喀什湖高位涡中心和地中海高位涡主体(低涡)的存在和维持,孟加拉湾上空正相对涡度输送频繁,使得南支槽不断生消;而乌拉尔山低位涡带(高脊)和贝加尔湖高位涡中心(低涡)由于低、高位涡空气的不断注入,发生一次次的替换和发展,在引导冷空气持续南下与孟加拉湾北上的暖湿气流长时间在我国华南上空汇合的同时,还导致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反复增强并分裂小高压数次南下,地面强冷空气不断补充,最终造成华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长时间持续。 相似文献
18.
比值—特征主成分混合分析提取金矿蚀变信息:以赣南遂川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与金矿有关的两类蚀变岩的TM波谱特征的基础上,以赣南遂川地区为实验区,利用比值-特征主成分混合分析进行了金矿蚀变岩信息提取,为找矿预测和野外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