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1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235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3840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4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2021年1月14日,在国际矿物学协会(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IMA)理事会和全体国家代表线上会议上,我学会常务理事鲁安怀教授正式就任国际矿物学协会主席一职。此前,他于2006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上当选IMA理事会执行理事,于2018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22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上当选IMA第一副主席。根据理事会章程,第一副主席任职两年期满后,自动升任主席。  相似文献   
112.
王凯凯  刘传朋  邓俊  梁成  刘同 《地球学报》2021,42(6):771-784
基性-超基性岩脉群通常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是示踪地幔源特征以及大陆和超大陆破裂的重要标志.鲁西地区角闪石岩为研究古元古代岩浆源和构造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本文对鲁西地区角闪石岩进行了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及角闪石、黑云母电子探针原位分析.角闪石岩具板内构造环境,来自富集地幔.通过角闪石、黑云母成因分析,均具有幔源成因,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02~781℃;结晶压力为29.8~228.8 MPa,结晶深度1~7.5 km,结晶时氧逸度变化范围在NNO+2.68到NNO+3.35之间.结合本次获得角闪石岩磷灰石U-Pb年龄为(1817±35)Ma,认为鲁西地区(1817±35)Ma处于板内拉伸环境,存在幔源岩浆上侵,已进入大陆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113.
煤层气是一种备受国家重视和开发利用的非常规清洁能源,煤层气储层物性的研究对煤层气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北煤田煤层气开发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应用煤层气地质理论对煤田内10号煤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0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煤为主,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无机显微组分以黏土为主;煤的变质程度比较高,整体进入成熟阶段;10号煤层储层孔裂隙发育、渗透率较低;10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10号煤层储层压力为2.16~4.20MPa,压力梯度为0.418~0.797MPa/100m,为低压储层至常压储层;黄河北煤田呈单斜构造,10号煤层埋藏深度较深,含水性较好,有利于煤层气保存。  相似文献   
114.
氟是煤中有害元素之一,燃煤型氟排放造成的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研究煤中氟赋存状态及其沉积环境,对掌握高氟煤分布规律及控制燃煤造成的氟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沁水煤田内6座煤矿15号煤样品的分析发现:煤中氟含量与灰分显著相关,与黄铁矿硫、有机硫无相关关系,表明煤中氟主要以无机物形式赋存,且与含硫矿物无关;与钾、镁、硅、铝等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氟有可能的主要赋存形式为金云母、氟金云母等矿物,以及以吸附存在于高岭石、勃姆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中;与钙、磷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氟不以氟磷灰石、含氟羟基磷灰石等矿物大量赋存。此外,通过对沁水煤田15号煤的沉积环境分析发现,弱还原环境、较低盐度、偏酸性、较强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该区域煤中氟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5.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CBM) field,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CBM sca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testing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authors used the high-tech technologies such a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and CT scanning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itu and integrity of rock samples and acquir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T scanning experiments of coal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 to rapidly obtain the pore typ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connectivity, effective poros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re fissures and other refined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samples of middle and low rank coal in Shenfu block and high rank coal in Shizhuangnan block. So a set 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that can be applied to coal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coal rank was formed.  相似文献   
116.
铋、碲金属元素作为广东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中的两种重要伴生矿化组分,其赋存状态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通过野外系统地质采样、详细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查明了铋、碲元素在该矿床中主要呈独立矿物赋存于金属硫化物内部、裂隙或边缘,形成的碲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自然铋、硫碲铋矿B、叶碲铋矿、辉铋矿、碲银矿、碲铋矿、辉碲铋矿、赫碲铋矿、萨硫碲铋铅矿和应硫碲铋矿等。自然铋的矿物颗粒结晶粗大,形成环境相对稳定,是Bi的主要赋存形式之一,且常常出现自然铋和辉铋矿共存。Bi主要来源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和部分围岩中矿化元素的活化,Te的来源与深部岩浆活动或地幔物质有着密切关系。燕山期岩浆热液携带了大量含矿流体上升,当高温热液演化到中温时,Bi、Te金属元素便逐渐富集、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117.
文章分析了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对百色盆地早第三纪中、晚期(始新世、渐新世)含煤建造的影响作用,以及百色盆地下第三系的含煤性、煤层富集地段,指出那读段、下百岗段是百色盆地含煤性较好的层段.  相似文献   
118.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与错那洞穹隆及周边的铅锌和钨锡铍矿床具有时空上的密切关系.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是错那洞高分异淡色花岗岩的代表性岩石.岩相学研究表明,错那洞电气石可分为GT型和PT型两类.本次研究利用电子探针以及LA-ICP-MS分析两种类型电气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GT型电气石中Fe/(Fe+Mg)原子比值为0.83~...  相似文献   
119.
继巨野煤田之后,近期在鲁西南隐伏区又相继发现了单县煤田和曹县煤田。它指示着隐伏区赋煤规律及找煤方向是:掀斜断凸的北缘,大型潜凸的周边,凹陷中的凸起,凸起中的凹陷。表明山东省深部找煤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应系统开展曹县一鄄城、阳谷一茌平、黄河北、章丘煤田深部、淄博煤田外围、单县一嘉祥6个含煤预测区的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0.
曾有学者认为,大约在距今2亿年前左右,我国发生了一次大的地质碰撞事件,由此形成了一个与今天的青藏高原非常类似的“东部高原”。近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李祥辉教授等在《地质学报》发表论文,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说法,而且在时空分布上提出了新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